吕布是东汉末期割据诸侯之一,他曾长期统领于徐州,并多次击退了曹操、袁术等军阀的进攻。吕布麾下有八位能征善战的大将,他们皆为吕布的亲信,也都为吕布割据于徐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那么,这八位健将都是谁呢?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吕布麾下八健将分别指得是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和侯成,其中,张辽是八健将之首,武艺最为高强。
张辽可以说是吕布麾下的第一猛将,他曾为吕布割据于徐州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吕布被杀后,张辽归顺了曹操,其有勇有谋,同样也深得曹操的信任。赤壁之战后,张辽长期为曹操镇守合肥。公元214年,孙权率十万吴军精锐攻打合肥,张辽亲自指挥魏国军精锐突袭曹军,他勇猛无敌,最终在合肥挫败了吴军的进攻。公元222年,张辽病逝于家中,其去世后,魏文帝曹丕赠封其为刚侯。
臧霸可以说是吕布麾下的第三猛将,虽然臧霸的名气不如高顺和张辽,但其亦有一定的实力。吕布败亡后,臧霸同样也归顺了曹操。他长期在青州担任刺史,公元230年,臧霸病逝于青州,其去世后,魏明帝曹睿赠封其为威侯,以示亲待。
吕布的八健将指的是吕布手下的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八人。这八人武艺差距很大,像张辽战平过夏侯惇、张郃、太史慈、凌统等人,臧霸也和乐进打了个不分胜负,武艺相当不错,在演义里可以算一流。
张辽、臧霸的结局还算完美,其它六位大将就没有那么幸运了,魏续、宋宪、侯成作为吕布八健将之一,这三人却是出卖吕布的罪魁祸首。徐州之战时,因为魏续、宋宪等三人受到了吕布的责骂,他们遂一起绑了吕布投靠了曹操。这三位虽说也有一定的战功,但卖主求荣之举实在令人切齿。史书中并没有记载这三人的结局,而在《三国演义》小说中,罗贯中却交代了他们的结局。魏续和宋宪后来在白马之战中分别为颜良斩杀。
李封:李封在曹操和吕布的衮州之战后期遇到许褚,才战了二合就被许褚杀死,是吕布手下第一个战死的武将。薛兰:薛兰没比李封多活几分钟,在李封战死以后,薛兰调头就跑。但是李典已经截住了吊桥,薛兰只能落荒而逃,结果被。
郝萌也是吕布麾下的一员名将,作为八健将之一,郝萌从一开始似乎并没有顺从吕布的意思。正史中,郝萌反叛吕布,他曾与曹性交战,因为大意,其遂被曹性击败,郝萌在逃跑途中遇到了高顺,高顺一枪便将其刺死。
曹性的结局史书也并没有记载,关于曹性,《三国志》只是提到他曾平定了郝萌之乱,郝萌之乱后,曹性就没有记载了。不过,在演义中,曹性却成为了夏侯惇枪下的冤魂。曹操攻打徐州的时候,曹性躲在暗处,当时,曹军领军的大将是夏侯惇,曹性看到了夏侯惇领兵来犯,遂放暗箭射瞎了夏侯惇的一只眼睛,夏侯惇恼怒,当即追上他将其一枪戳死。
第二位将军就是高顺,也是吕布军中仅次于张辽的猛将,治军严明,善于练军,并组成有名的“陷阵营”,也让曹操吃了不少苦头,在曹操攻破下邳的时候,战败被杀。第三位将军为臧霸,曾经与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乐进大战。
演义中,关于对成廉的介绍也很简略,根据小说描写,成廉死在了乐进的箭下。当时,吕布正在兖州与曹操激战,混战中,乐进发现了成廉,遂一箭将其射死。
吕布手下有八健将,分别是张辽、臧霸、郝萌、曹性、成廉、魏续、宋宪、侯成。除了八健将,还有诸如高顺这样的猛将。那么,吕布手下,战斗力最强的四位猛将,如何排序?谁能排第一呢?这里只依据正史,不依据演义。第一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