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历史人物的姜太公,有哪些传说?“武圣”的名号为何由姜太公转移到了关羽头上?姜太公是什么神?为什么有了姜太公,可以百无禁忌?为什么姜太公在此,诸神要回避?城隍爷有城隍奶奶,土地爷有土地奶奶,姜太公有“姜太奶奶”吗?
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民间建筑上有“姜太公在此”几个字。姜太公就是我们熟悉的姜子牙,他本是一个帮助周武王夺天下的历史人物。传说他是炎帝的后代,姓吕,名望,字子牙,号飞熊,人们又称他为吕尚或者姜尚。史书称其为姜太公,民间俗称为姜子牙。
青铜器《天亡簋》记载武王伐纣后,祭祀文王,大臣天亡辅助武王祭祀,因而得到了赏赐。学者杨向奎认为“天亡”即姜尚,周初,“天”“太”不分,“天亡”即“太望”。姜尚作为辅助祭祀的人选,可见他的地位不一般。《诗经》中也提到了他,“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尚父”据说就是姜尚。周人有一套管理贵族的宗法制度,王为姬姓贵族的大宗,周王就是同姓贵族的宗主。对于不是姬姓的异姓,周王室则通过联姻等方式给予“尚父”“伯舅”等称号,也就将其纳入姬姓宗法制体系当中了。
传说姜太公在渭水之滨用直钩钓鱼,“愿者上钩”,就这样遇到了识货的周文王。贤臣明主的这种风云际会,常为后人津津乐道。古代有很多表现这一场面的画作,如明代戴进的《渭滨垂钓图》。
明代戴进绘《渭滨垂钓图》局部,姜子牙传,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姜太公在渭水之滨用直钩钓鱼,受到周文王礼贤下士,表达了贤臣明主的风云际会。
《史记·鲁周公世家》也记载了作为历史人物的姜太公的故事,说齐国和鲁国刚封国的时候,姜太公与周公的儿子伯禽用不同的路线来建设自己的国家。伯禽在鲁国用了三年时间才完成了初步的稳定,而姜太公治理齐国却只用了五个月。鲁国用的时间长,是因为伯禽坚持用周礼治理鲁国,把鲁国当地的习俗都转变过来了。齐国用的时间短,是因为姜太公简化了周的制度,并依照当地风俗来治理封国,“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为也”。于是齐国保留下来很多原始的风俗,又因为靠海,神仙巫术极为盛行,所以齐国后来出了很多阴阳家,而后来姜太公的被神化大概也与齐国的习俗有关。
在汉唐时候,姜子牙就已经被神化。《史记·封禅书》说八神将“或曰太公以来作之”,这是说姜太公可以招来神将。《旧唐书·礼乐志》引“太公六韬”说武王伐纣的时候,雪下得特别大,有五辆车两匹马来拜见武王,人们感到很奇怪,因为地上都是雪,可车和马经过的地方都没有留下印迹。姜子牙知道来的人肯定非比寻常,掐指一算,原来是来了五个神将。
姜子牙虽然一直被神化,但明朝以前却并不受重视。明初的时候,朱元璋也很不喜欢他,因为他毕竟参与了“造反”。本来他在明朝以前有“武圣”之称(古代很多兵书都托名姜太公),因为统治阶级的关系,这一头衔被挪到了关羽头上。
吕尚在先秦两汉的经传史籍子书和辞赋中称作吕牙、望、吕太公,却不称作姜子牙、姜望、姜太公,这就是周文王对子牙有学问的尊称,为望、尚、太公,是智囊的美称。 二、子牙生平史话,为何来此垂钓 物换星移朝代兴衰,亘古至今人们对姜子。
随着《封神演义》的流传,姜子牙的地位逐渐提高。聂绀弩《论〈封神榜〉》指出:“《封神榜》作为大众读物之一,在中国旧社会里面,占着它确乎不拔的支配地位。‘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的纸条儿,到处都可以碰见……中国底旧小说,已经失掉了小说的意义而成为历史的、经典的。”明代出现了诸多与姜太公相关的符号,除了拿着打神鞭的画像或塑像,更多的是诸如“姜太公在此”“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或者“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等文字符号。
清代《封神真形图》,姜太公手持打神鞭。
所以姜子牙也为了能够平等待人,一直以来都将这些人放在最高处,即使是最后的封神大典,姜子牙也是让自己留在了最后,甚至并没有封神,而是选择主持封神。姜子牙的传说让很多人都觉得姜子牙是一个非同小可的存在,当然也正是因为。
比《封神演义》成书稍早的《西游记》中,第四十四回,车迟国的三个妖精要害和尚,孙悟空解救了和尚们,并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一截毫毛,告诉他们只要遇到危机,“叫一声齐天大圣,我就来护你”。“众僧道:‘爷爷,倘若去得远了,看不见你,叫你不应,怎么是好?’行者道:‘你只管放心,就是万里之遥,可保全无事。’众僧有胆量大的,捻着拳头,悄悄的叫声‘齐天大圣!’只见一个雷公站在面前,手执铁棒,就是千军万马,也不能近身。此时有百十众齐叫,足有百十个大圣护持,众僧叩头道:‘爷爷!果然灵显!’”“姜太公在此”的信仰基础实正与此相同。
明清时期,民间除了贴门神,还会在家具或门窗上贴“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一符号。“姜太公在此”和门神一样,可以充当保护神,而“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则是人们将某一具体目的诉诸于姜太公了。“姜太公在此”,监察众神,震慑妖魔,如果自己或者家人言行不慎,得罪了某神,“百无禁忌”,姜太公也能去说个情,从而不至于招来祸端。古代迷信比较多,家里供奉的神仙比较多,禁忌也就比较多,这就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这一符号的生成实际反映的是民间抵制各种禁忌的理想和愿望。
清末周培春绘,姜太公。图上题写:“此是姜太公,动工人供之。”
企业回真力时,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我们还常看到“姜太公在此,诸神退位”或“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这样的符号。民间传说,姜子牙命里注定不能封神,但元始天尊看他品德很好,最后封完神,特许姜子牙可云游众神部。相当于钦差大臣,姜子牙可以到所有神仙管理的地方云游,姜子牙到了那儿就是老大,原来的神暂时让位。既然神仙姜子牙都管得了,就更别提那些妖魔鬼怪了。
与民间为城隍爷想象出一个城隍奶奶,或为土地爷想象出一个土地奶奶不同,历史上的姜太公是有真实的妻子的。有一种说法,说他是齐国的“出人”,意思是上门女婿,结果还被人休了。《战国策·秦策五》也说:“太公望,齐之逐夫。”《封神演义》中,姜太公与妻子离婚大概就是本于此,只不过故事偏向于对姜太公妻子的讽刺:姜太公师从元始天尊修道四十年,七十二岁下山,结拜兄弟宋异人做媒,娶了马氏。马氏,六十八岁,非常势利,刚开始姜子牙有富人宋异人的支持,她还比较乐意,后来嫌姜子牙自己不会制产业,太穷,提出离婚,姜子牙百般劝阻无效,最终只能同意。待姜子牙功成名就,马氏后悔,羞愧自尽。姜子牙念及旧情,封她做了扫帚星。后来民间又继续演绎这个故事,说姜子牙曾对这个封了神的马氏说:“有福的地方你都不能去。”这件事传开后,怕受穷的老百姓,往往都会在大门上贴“福”字。姜子牙规定马氏哪里不能去,这实际又是民间信奉姜太公能迫使诸神“回避”的一个表现。
姜子牙,姜姓,吕氏,名望,字子牙,也称吕尚、姜尚俗称姜子牙商朝未年人相传姜子牙的先祖本是个贵族在舜帝时作过官,而且屡立战功,被舜封在吕地(今河南南阳),所以又称吕尚。但到了姜子牙出世以后,家境已经败落了,成。
总之,“姜太公在此”“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姜太公在此,诸神回避”等符号与辟邪趋吉的文化信仰有关。人们认为只要提起姜太公的名号,就会有姜太公的形象出现,就能得到姜太公的护持。只要姜太公在,不仅各路神仙要给个面子,一切妖魔鬼怪也都会退避三舍。
——摘自《符号里的中国》,中华书局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