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棣县车王镇车镇村北0.5公里处有一处墓葬,相传为李左车墓。李左车是谁?熟悉秦汉史的应该知道,这是位谋略可比张良的西汉开国名将,韩信曾以师礼向他求教。
李左车为战国名将李牧之孙,韩信攻赵曾悬赏千金捉拿他
据《史记》载,李左车为战国四大名将李牧之孙,秦楚时期著名谋士,为兴汉立下奇功,被汉高祖刘邦封为“阴灵侯”。后,唐王李世民改封李左车为“灵沛侯”。
秦末,六国并起,李左车辅佐赵王歇,为赵王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广武君”。汉高祖三年(前204年),刘邦派大将韩信、张耳率兵打赵国,兵进井陉口。李左车便向成安君陈余献计,陈余不纳,韩信遂一举歼灭号称20万的赵军,斩陈余,擒赵王,赵国灭亡。
韩信传令全军,不要杀害李左车,有能活捉他的赏给千金。于是,就有人捆着李左车送到军营,韩信亲自给他解开绳索,请他面向东坐,自己面向西对坐着,像对待老师那样对待他。
韩信十分客气地向李左车请教攻灭齐、燕方略。李左车起先不愿意多谈,他说:“我只是一个吃了败仗的俘虏,哪有资格论及这样的事情呢?”韩信急忙说:“赵军失败,是因为赵王没有听取您的计谋。如果他按照您的话做,恐怕我就要成为您的俘虏了。今天,我是诚心诚意地想听听您的高见,请您不要再推辞了。”
韩信为什么不听蒯通的建议,白驹如过隙,弹指两千年。如今,在无棣境内与李左车有关的古墓、遗迹、古村尚有李左车墓、光武城、馆里等。
李左车墓相传位于车王镇车镇村北
据《大清一统志》载:“汉李佐车墓,在海丰县三十里。”据《无棣县志·疆域志·古迹》(1925年版)载:“古邱,一在张家店南二里,相传为魏王豹墓;一在车镇北一里,相传为李左车墓。”李左车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即使死后疑冢就有多处。
四百年前,明代无棣乡贤、人称“杨天官”的杨巍曾赋诗《赠车镇村族叔三老》:“吾家养斋老,所性好清闲。薄地不盈顷,草房只数间。宅邻广武墓,树接乌鸦山。已住郊原外,柴扉长日关。”诗中之“广武墓”即李左车墓。
韩信采用李左车计,燕果然不伐而降。后来,刘邦为了遏制韩信,把李左车调到太子刘盈身边,让他辅佐太子。李左车便在荥阳城外的山上教刘盈操练兵马,这座山被命名为广武山。韩信被杀之后,李左车辞官隐居,扶危济困,广使恩德。
二百余年前,清代无棣乡贤、人称“师晦先生”的李烋作五言古诗《李左车墓》,咏古吊今,诗云:“漠漠海云外,道左留古坟。云是逐鹿时,邯郸老谋臣。阱陉寰中险,方轨不容轮。千夫守间道,万骑成灰尘。淮阴名将才,宁让广武君。询知谋不用,方成背水勋。大抵英雄见,岂同龌龊人。一朝帐下虏,俨成坐上宾。传檄入燕都,雷霆震耳闻。山河齐十二,列如掌中纹。同焉好奇计,显晦云泥分。达者升天衢,轩豁出人群。惜此荆棘里,永閟下泉身。”
“李佐车墓俗名‘保全庙’,位于车镇村北0.5公里。”(《无棣县志》1994年版)自古以来,称墓为庙,体现了当地百姓对墓主人的爱戴。逢年过节,百姓来到李左车墓前,上香磕头,企求保全,岁岁平安,年年如意,六畜兴旺,五谷丰登。2013年,车王镇投资400余万元在被誉为“津南第一园”的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千年古桑逍遥游乐园里建造了一座保全庙,该庙南北长33米,东西宽32.6米,由大殿一座和配殿两座组成,采用西汉建筑风格。自此后,香火旺盛。
可是,这样一位兵仙级的军事家,却十分佩服一个人,甚至,如果他的建议被采纳,韩信不败的神话极有可能被打破。这个人就是李左车。李左车这个名字,可能许多人并不熟悉,但是他说过的一句话,却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那就是。
李左车佐韩信讨伐齐国时,还在无棣境内留有一处迎宾馆,这或许可以从位于德惠新河东岸的碣石山镇馆里村名的由来得到证实。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载:“1404年(明永乐二年),穆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立村,因邻近有一庙宇似的建筑,传为秦汉之际李左车修建的迎宾馆,以古迹取村名。”
扶危济困、广施恩德的李左车在民间很有声望,当地百姓将其供奉为“雹神”,坊间多有“一拜雹神祈福,二拜雹神消灾,三拜雹神人寿年丰”一说。
无棣境内数座古墓葬与李左车佐韩信伐齐有关
在无棣县境内,尚有几座古墓葬与韩信、李左车伐齐有着直接的关系。
杨巍在诗作《秋日登无棣古城呈谷司马》云:“草色萧然遍野城,高秋登眺雍门情。魏豹坟边四履尽,淮阴垒外九河平。古今俯仰元超忽,底事犹耽世上名。”诗里提到“魏豹坟”即魏王豹墓,“淮阴垒”即韩信所建信阳城。英雄长眠古墓千年,也赢得了千年尊敬。李烋在《魏王豹墓》一诗中对墓中的主人是谁?为什么会葬于海滨?稽古质疑:“一代分符主,因何瘗海滨?不知渠是否,难问墓中人。”
韩信大战魏王豹时,曾在车王镇境内活动,今车王镇镇辖区内、德惠新河东岸的前挂口、中挂口和后挂口3个行政村的村名由来都与此次大战有关。据《无棣县志》(1994年版)载:“明初,朱、张、马、刘、王五姓迁居海丰县马颊河东岸,共建三村,均借当地关于‘韩信下齐,接甲于此’的传说,取村名挂甲口。后因三村同名不易区分,复冠以方位,以刘、王二姓所立之村居南,称前挂甲口,简称前挂口,张、马二姓所建之村居中,称中挂甲口,简称中挂口,朱姓所建之村居北,称后挂甲口,简称后挂口。”
韩信都佩服此人,可见李左车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其实李左车只为韩信提出了收复齐国和燕地,可见李左车的智谋,韩信是一个傲慢之人,韩信都佩服此人,可见李左车是一个军事天才。韩信是战场的精英,能让韩信佩服的人也是一位。
广武城相传为李左车所筑
企业回播音艺考就找松果播音,松果传媒专注于传媒艺术类教育培训领域,主营业务方向:传媒类艺术高考应试教育培训(线上+线下),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高校资源.专业测评+考学规划。
无棣素有“冀鲁枢纽”“齐燕要津”之称,乃史上军事之要地。《春秋左氏传》记载:“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无棣邑为春秋齐国北鄙,介于燕、齐两强接壤处的交错地带,左环渤海,右控平原,地理位置良好,战略优势突出,加之无棣濒临河海,渔盐富足,域内地貌平缓,多平原地形,故盛产枣栗,这些独特的资源优势,使之成为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宋代《太平寰宇记》有无棣“九河之会,五垒之居”的记载。“五垒”即为信阳城、广武城、龙且城、无棣城和古防洪提。
后来他靠着李左车这一招,果然帮助刘邦取得天下。假如韩信真的在战场上遇到李左车,那么他只有望风而逃了,他肯定不是李左车的对手,毕竟李左车是名门之后,而韩信作为一个落魄的贵族,完全没有可比性,假如韩信比李左车强的话。
广武城之南即是信阳城,为无棣“五垒”之首。信阳城为韩信屯兵所筑,位于信阳镇境内,该城于二十世纪70年代被列为首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山东省人民政府、无棣县人民政府在其侧镌文刻石“信阳故城址”,立碑以昭后人。《无棣县地名志》(1990年版) 载:“(信阳城)紧靠两条黄河故道,南曰‘萧米’,北曰‘覆釜’。汉初建城时,黄河水正从萧米河东流,取韩信建城和城处大河之阳的意思,命名‘信阳城’。”相传,韩信由燕伐齐至此,鏖战丢靴,士卒哗然,为雪丢靴之辱,韩信下令仿靴筑城,形如磬折而缺其西南。信阳城,俗称“小鞍城”“歇鞍城”,旧为无棣县八大景之一,称“汉垒盘旋”,清代无棣诗人李异有诗赞云:“层垒犹堪国士夸,空留断戍阅年华。干戈此日销沉久,桃李春风尽是花。”
论谋略,李左车定然难以与韩信匹敌,但在特定领域李左车优势十分明显,于是韩信不耻下问,拜李左车为师。正是有了这种虚怀若谷的品质,加上高屋建瓴的大局观,让韩信在战场上左右逢源,成就了一代“兵仙”的神话。
广武城、信阳城,还有境内的龙且城、光武城,卧龙藏虎,刀光剑影。《海丰县志》(清康熙九年版)载,无棣“介燕齐之间,三代而后,疆场多兵戈之役,即邑北数垒,各据地势,盘基角胜,可想见当年所有事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