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经历“文景之治”、汉武帝称雄后由盛转衰,最终陷入烽火四起、三国纷争,诸葛亮在《出师表》中云:“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要一以贯之》
《出师表》以其真挚诚恳的情感和深谋远虑的见地而流传至今。从中,我们不仅能读到一位贤臣对君主的谏言、一位长辈对晚辈的教导,也能读到一代名相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和思考。
至于“小人”,包括汉代的宦官和腐败官僚等。这些特权阶层一步步霸占了社会资源,最终绑架了政权,对汉代的灭亡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腐败官僚也是汉代皇帝“亲”的一大对象。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重用“小人”,为王莽篡权、西汉覆灭埋下了祸根。臭名昭著的佞臣淳于长是汉成帝的宠臣之一,凭借谄媚邀宠获得官职,可谓“进不由道,位过其任”。他把自己的权势视为待价而沽的“奇货”,在上位的短短一两年里,光是地方官的贿赂加上皇帝的赏赐就“数累巨万”。在淳于长被成帝信任重用、大收贿赂之际,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奋起反抗。起义队伍横扫十九个郡国,杀死东郡太守、汝南都尉,震动朝野。西汉王朝这座大厦的崩溃,从某种意义上说,离不开“蛀虫”淳于长的加速。
贤臣小人之论,是整个汉代以及三国兴亡的缩影,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精辟概括。选人用人是政权存亡的关键因素之一,怎样才能做到真正的“亲贤臣,远小人”呢?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到:“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坚持五湖四海、任人唯贤,坚持事业为上、公道正派”。有了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有了科学的用人之道,有了高素质的干部队伍,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才能行稳致远。(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沈东方 张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