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右一)和舅舅。张飞供图
2004年,张飞从部队退伍返回家乡,最初的工作地点是机关单位的办公室。“2011年,柳园口下延控导工程出现了一次比较大的险情,单位召集人员去抢险,我主动报了名。当时我想,我一定要去一线看看。”
2004年,张飞从部队退伍返回家乡,最初的工作地点是机关单位的办公室。“2011年,柳园口下延控导工程出现了一次比较大的险情,单位召集人员去抢险,我主动报了名。当时我想,我一定要去一线看看。”
再说张飞,张飞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吾乃燕人张翼德也!张飞是幽州涿郡人,今河北省涿州市人。比较有代表性的,也是长坂坡之战,刘备让张飞率二十骑断后,张飞横矛立马,挡在当阳桥上。当时,赵云孤身救出阿斗,曹军在后追。
回想起第一次参与黄河抢险的景象,张飞依然感到激情澎湃。“当时的氛围特别感染我,两百多个人在坝上一起抢险。堤坝上风大,路也不好走,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同志一手抱着树保持平衡,一手还在运送物料。不管是老职工还是年轻职工,大家都在拼命抢险,那一瞬间我特别感动,我心想,这才是我想要的工作氛围,守住大坝,就是守住了家,守住了老百姓的安全!”
青年的热血触及到了黄河的体温。张飞辞掉工作了五年的“铁饭碗”,转身前往一线。
“我当时先斩后奏,先辞掉了机关工作,再通知的家里人。当时全家人都反对,父母都希望孩子能安安稳稳地在自己身边,办公室的工作,风吹不着,雨淋不着,何必要去吃苦呢?家里还因为这件事开了个家庭会议。”张飞笑道,“不过我最终还是说服了家里人,我对母亲说,我就想沿着您和姥爷、舅舅走过的地方,走一走转一转,在你们坚守过的地方,守着黄河。”
张飞最喜欢的一句话是黄健翔的那句经典台词:“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张飞看来,这句话说的就是黄河儿女。
张飞:有酒吗、我已经有些不耐烦了、好酒,呃(打嗝)、走着瞧】张颌:我就是影子、你可以跑,但你跑不掉】邓艾:你那可悲的法术起不了什么作用、法师们,小心了、该死、他们不会发现我的】马超:好主意、为了西凉、唔。.
张飞(左一)和队员们在黑岗口险工。张飞本人供图
“队员们工作中出现疏忽的时候,我总会告诉他们,我们身上,背负着的是父母的荣光,父母都是吃了大苦走出来的。那个年代,抢险全是靠人工,加固河堤用的石头全靠肩挑手扛,哪有什么设备呢?我们拼命干图的是什么?图的就是不辱没父辈的名声,争取做一个比父辈更出色的治黄人!”张飞说。
“感恩,黄河给予我一切”
心有猛虎。邂逅,让我回忆起重要的事情。修身,养性。英雄,就是比普通人更变态的变态。最凶残的野兽,不是你我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遏制人心的力量。有些罪,不会消失。有些事,非做不可。在万界中,取人首级如探囊。
点开张飞的微信朋友圈,仿佛在观看一部关于黄河的纪录片。几乎每隔两天,他就会在朋友圈里发布一条关于黄河的小视频。在他的镜头下,雨中的黄河宁静苍茫,大雪中的黄河岸边干净空灵,夕阳下的黄河金光璀璨,晴空烈日下的黄河大气磅礴。“我最喜欢看夕阳下的黄河。有时在岸边埋头干了一下午,再一抬头已经是落日时分了。那时候看夕阳是最放松,最舒服的。”张飞说。
张飞拍摄的夕阳下的黄河。张飞供图
《三国演义》里面张飞一共是吼了三句 第一句: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谁敢与我决一死战?第二句:燕人张翼德在此!谁敢来决死战?第三句:战又不战,退又不退,却是何故!
最近几年,张飞开始用无人机航拍记录抢险和施工的过程。“每隔一段时间我就把视频拿出来看看,总结经验。”
3、拳头大不一定有理,但拳头小一定没理。出自:《张飞日记爆笑版Ⅶ》第二十三回 4、人生就象一头拉磨的驴子,只能蒙着眼睛不停的向前跑,否则就会挨鞭子。出自:《张飞日记爆笑版Ⅶ》第三十二回 。
有险情的时候,“张飞们”是黄河的修防工,没有险情的时候,“张飞们”是施工队。去年三月,黑岗口生态修复绿化观景工程项目启动,张飞率领团队仅用了26天的时间就修完了10公里的生态廊道。他用无人机拍摄的视频,记录了黄河生态廊道示范段的“华丽蜕变”。“原来这里一片荒凉破败,现在有了慢行道,有了草坪,在这里看‘落日悬河’,多漂亮!”
张飞用航拍无人机拍摄的黄河生态廊道修建情况。张飞供图
从一个白皙青年,到如今皮肤黝黑的粗犷汉子,黄河岸边的风吹日晒在张飞的脸上留下了抹不去的印记。如今,张飞希望自己的儿女有朝一日也能接过延续了三代的“接力棒”,在黄河岸边“野蛮生长”。他说:“我儿子写了篇作文,我看了很欣慰。他写道,‘我想过,当我成为了一名守黄人后,我会将我的青春、我的精力全部奉献给黄河,将黄河治理好发展好,让它成为一条造福人民的幸福河。我坚信总有一天,我的心愿会成为一棵参天大树,结出累累硕果’ 。我当时就想,儿子长大了!只有在风雨里经大事,见世面,才算得上是黄河儿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