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武力排名是个令人津津乐道又乐此不疲的话题,民间流传得最广的是“一吕二赵三典韦,四关五马六张飞”,对此前六名排名其实一直以来都有些异议,主要是集中在三点上:第一点是到底是“一吕二赵”还是”一吕二马“也就是赵云第二还是马超第二的问题;第二点是颜良文丑被严重低估,一吕二马为何改为一吕二赵,他们至少有一人或者两人都应该位居前六;第三点就是排名第三的典韦有点名不副实。,
第一名 关羽
关羽和张飞在《三国志》里反复被人提及最多的就是“万人敌”,比如陈寿说““关羽、张飞皆称万人之敌,为世虎臣”;郭嘉、程昱称关羽、张飞:“万人敌”;刘晔称关羽、张飞:“勇冠三军”等等。既然关羽张飞都是万人敌,那为何张飞不如关羽呢?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第一,《三国志》中同样提及关羽要入川和马超比武,诸葛亮回信说:“孟起兼资文武,雄烈过人,一世之杰,黥、彭之徒,当与益德并驱争先,犹未及髯之绝伦逸群。”;第二,《三国志》记载:“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说明张飞比起关羽还是要稍逊一筹的。
第二名 文鸯
话虽如此,但典韦也是保安呀?如果典韦可以,赵云同样也可以。除了“一吕二赵三典韦”,还有另外一种说法,即“一吕二马三典韦”,吕布仍旧排名第一,典韦依旧排名第三,中间的赵云换成了马超,在不少人的眼里,赵云是打。
演义里文鸯就很厉害,可以说“前三国吕布,后三国文鸯”,正史里面文鸯更是锐不可当,赵云的七进七出曹军大营很有可能是把文鸯的事迹安在了赵云身上,因为按照《资治通鉴》记载“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千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千骑中,辄杀伤百余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可见文鸯有过类似七进七出的事迹,而且是单枪匹马冲杀数千骑兵,杀敌百余人,实在是悍勇无比。
一吕二马三典韦还是一吕二赵三典韦,两种说法都有,且基本并存,因为拥马拥赵各有粉丝支持。按理,二马比较合理,因为马超之勇,无论是三国志还是小说,都是指向明显。只说有疑义,就是很奇怪,马超的勇只存在评价上,而。
第三名 张飞
第四名 孙坚
孙坚虽然被称为江东猛虎,但是在演义里武力貌似没什么出彩之处。然而事实上关东诸侯讨伐董卓时,作战最勇猛的就是孙坚,要知道董卓的西凉军战斗力其实极其强悍,能把董卓打得想要和孙坚结亲可想而知孙坚的勇猛。和演义关羽温酒斩华雄不同,正史中华雄是孙坚杀的,“坚复相收兵,合战於阳人,大破卓军,枭其都督华雄等”,不仅如此,孙坚还两度击败吕布,三国武力前六当有孙坚一席之地。
第五名 吕布
第六名 马超
三国演义中是一吕二赵三典韦,三国演义中蜀国的很多武将都被神化了,赵云也不例外,三国演义中赵云一生无败绩是常胜将军,长坂坡一战成名。但是在历史上赵云的实力并不太优秀,也没有什么特别出彩的战绩。
正史里的马超远不如演义那么厉害,但是诸葛亮既然能把他和张飞相提并论,而且《三国志》对马超的评价是”抗飏虓虎”,这个和对吕布的“虓虎之勇”评价差不多,虓虎是指咆哮的老虎,用来形容作战勇猛的大将,马超位居第六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