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刘安子》),是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哲学著作,属于杂家作品。
《淮南子》相传是由西汉皇族淮南王刘安主持撰写,故而得名。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综合了诸子百家学说中的精华部分,对后世研究秦汉时期文化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班固《汉书·艺文志》将其归入&34;,伏羲和女娲的关系,《四库全书总目》亦归入&34;,属于子部。
该书在继承先秦道家思想的基础上,糅合了阴阳、墨、法和一部分儒家思想,但主要的宗旨属于道家。&34;是广大的意思,&34;是光明的意思(东汉高诱《淮南鸿烈解序》)。作者认为此书如道一样包括了广大而光明的通理。
刘安的父亲刘长是汉高祖的庶子,封为淮南王,刘安作为长子,承袭父爵,故亦称淮南王。刘安撰作《淮南子》的目的,是针对初登基帝位的汉武帝刘彻,反对他所推行的政治改革。
《淮南子》原书中有内篇二十一卷,中篇八卷,外篇三十三卷,至今存世的只有内篇,现今出版版本,大多对内篇进行删减后再出版。&34;。这部书的思想内容以道家思想为主,同时夹杂着先秦各家的学说,故《汉书·艺文志》将之列为杂家类。梁启超说:&34;胡适说:&34;刘文典写有《淮南鸿烈集解》。
1、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刘安
2、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翻译:说没有时间求学的人,即使有了时间,也不会去求知识。——刘安《淮南子》
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刘安
4、行一棋不足以见智。——刘安
5、多欲亏义,多忧害智。——刘安
6、夫善游者溺,善骑者堕,各以其所好,反自为祸。(善于游泳的人容易淹死,善于骑马的人常会落马摔伤,他们各因自己的爱好特长而招致灾祸。)善骑者堕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7、夫所以养而害所养,譬犹削足而适履,杀头而便冠。(为贪养生之物而伤害生命,这就好像削足适履,又好像削尖脑袋去带小帽子。)削足适履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1、女娲掉绳索,縆泥成下人。至今顽愚者,生如土偶身。2、女娲炼石补天,所炼之石剩一块未用,弃在大荒山无稽崖青埂峰下。3、女娲炼石已荒唐,又向荒唐演大荒。失去幽灵真境界,幻来亲就臭皮囊。好知运败金无彩,堪。
8、故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所以圣人不看重一尺长的玉璧而珍重一寸光阴,因为时机难得而易失。)寸阴尺璧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9、解车休马,罢酒彻乐,而心忽然,若有所丧,怅然若有所亡也。(等到一旦遣散车马,停撤宴饮,心里就会感到惆怅若有所失。)若有所丧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1)了观观音,自知金针落处。知落处,女娲补天夜夜雨。---《了观师绣观音赞》黄庭坚 (2)女娲炼五石,天缺犹可补。当其利口衔,罅漏不复数。---《杂讽九首》陆龟蒙 (3)天不容,地不受,日月不敢偷照耀。神农画。
10、乱世暗主,高远其所从来,因而贵之。为学者蔽于论而尊其所闻,相与危坐而称之,正领而诵之。此见是非之分不明。(乱世的昏庸君主,总要将自己所有一切的由来粉饰得高深莫测,以此来抬高自己;而求学者被他们的观点所迷惑蒙蔽,尊崇他们听到的传闻,便聚在一起正襟危坐地称道着,挺直颈脖诵读着。这就说明这些人分辨是非的界限不明确。)——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12、昔者楚欲攻宋,墨子闻而悼之,自鲁趋而十日十夜,足重趼而不休息,裂衣裳裹足,至于郢(过去楚国要攻打宋国,墨子听说以后很哀伤,就从鲁国出发赶路十天十夜,脚上打起一层层的老茧也不肯休息,撕下衣衫布包裹一下又向前赶路,到达楚都郢城)手足重茧的出处——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13、昔者夏鲧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过去夏鲧修作高的城墙来防范,但结果反而是诸侯叛乱,海外各国也都生狡诈之心。禹看到这点,就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散发财物,焚烧兵器盔甲,广施仁德,结果四海臣服,夷族纳贡,禹在涂山会见成千上万带着玉器锦缎来朝会的诸侯。)化干戈为玉帛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14、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一里能挠椎。(众人的流言蜚语可以使平地成林,可以无翅而高飞;经过三个人的流言蜚语的传播,就足以使人相信街市上真有虎在行走,一村子人的流言蜚语的传播,就足以使人相信真有人能将铁椎头扭弯。)众议成林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15、圣人不贵尺之璧,而贵寸之阴。——刘安
17、不贪最先,不恐独后。——刘安
女娲造人中神奇又突显特点的句子如下:1、想着,她就顺手从池边掘起一团黄泥,掺合了水,在手里揉团着,揉团着,揉团成了第一个娃娃模样的小东西。她把这个小东西放到地面上。说也奇怪,这个泥捏的小家伙,刚一接触。
18、禹南省方,济于江,黄龙负舟,舟中之人五色无主,禹乃熙笑而称曰:“我受命于天,竭力而劳万民,生寄也,死归也,何足以滑和?”(夏禹到南方巡视,渡过长江时,一条黄龙游出水面并将夏禹他们所乘坐的船托起,船上的人都吓得神色大变,可禹却恬然地笑着说:“我受命于天,竭尽全力为百姓操劳。我活着是寄寓天地之间,死后是回归自然大地。哪里值得我为生死而来搅乱平静的心境!”)生寄死归的出处——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19、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以近论远。(看见一片叶子凋落,就可知道一年快到冬天了;看见瓶中的水结冰,就可知道天气已很冷了:这是以近来推知远的事例。)一叶知秋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女娲把五色土捏成一个泥人,有男的,也有女的。做好后,吹一口气,那些泥人就一个个变成活人了。女娲感到这种方法太慢,也太着力,就用草搓成一根绳子,把五色土涂粘在绳子上让太阳晒干,然后用手一拉,泥块就剥落落掉下来,再吹一口气,这些。
20、乃人尽其才,悉用其力,以少胜众者,自古及今,未尝闻也。人尽其才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兵略训》
21、登高临下,无失所秉,履危行险,无忘玄伏,能存之此,其德不亏。(居高临下而不失所秉之“道”;遭遇危机而勿忘玄妙之“道”。能保持这“道”,他的“德”就不会亏损)居高临下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22、善者之动也,神出而鬼行,星耀而玄逐;进退拙伸,不见朕掇:骛举麟振,凤飞龙腾;发叶秋风,疾如骇龙。(高明的人的行为是,神出鬼没,如星辰闪烁不定,像天体恢宏运行,进退屈伸,不留痕迹;像鸾鸟飞升、麒麟跳跃、凤凰飞翔、神龙腾空;发动时如猋风,而迅猛得又像闪电)神出鬼没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兵略训》
23、鲁阳公与韩构难,战酣日暮,援戈而撝之,日为之反三舍。(鲁阳公与韩国结仇交战,战斗正处难分难解、太阳西沉之时,鲁阳公挥戈大喝,太阳竟为之退避三舍。)挥戈返日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24、道至高无上,至深无下,平乎准,直乎绳,圆乎规,方乎矩,包裹宇宙而无表里,洞同覆载而无所碍。(道高到没有顶点,深到没有底部;它比水准平,比墨绳直,比规圆,比矩方;它包容宇宙天地无内外之分,混沌覆载万物没有阻碍。)至高无上的出处——刘安《淮南子·缪称训》
25、楚王亡其猿,而林木为之残;宋君亡其珠,池中鱼为之殚。(楚庄王养的猿猴走失了,逃进树林里,楚庄王为了寻找这猿猴,将这片树林砍伐得乱七八糟;宋国君的珍珠掉进了池塘里,宋国君为寻找珍珠,搅得池塘里的鱼不得安生。)池鱼林木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27、故九州不可顷亩也,八极不可道里也,太山不可丈尺也,江海不可斗斛也。(所以九州是不能用顷亩来计算的,八极是不能用“道里”来计算的,泰山是无法用丈尺来尺量的,海水是无法用斗斛来量度的。)海水不可斗量的出处——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28、硖路津关,大山名塞,龙蛇蟠,却笠居,羊肠道,发笱门,一人守隘,而千人弗敢过也,此谓地势。(山峡险道,渡口关卡,大山名塞,像龙蛇蟠踞,似斗笠排列;羊肠小道,像鱼笱似的险隘,一人把持隘口,千人莫想通过,这就叫“地势”。)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兵略训》
29、田子方、段干木轻爵禄而重其身,不以欲伤生,不以利累形,李克竭股肱之力,领理百官,辑穆万民,使其君生无废事,死无遗忧(田子方、段干木轻视爵禄而珍重自身,不因嗜欲而伤害生命、不以利益而拖累身形。李克竭尽全力辅佐国君,统领管理百官,使万民和穆,使国君活着时没有废弃不办的事、死后也没有遗留的忧虑。)死无遗忧的出处——刘安《淮南子·泰族训》
31、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刘安《淮南子》
3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临渊羡鱼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33、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补天“的出处。”浴日“出自《山海经·大荒南经》(有羲和之国,有女子名曰羲和,方日浴于甘渊。),后将两神话合成”补天浴日“同时”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是炼石补天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34、夫祸富之转而相生,其变难见也。近塞上之人有善术者,马无故亡而入胡。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数月,其马将胡骏马而归。人皆贺之。其父曰:“此何遽不能为祸乎?”家富良马,其子好骑,堕而折其髀。人皆吊之。其父曰:“此何遽不为福乎?”居一年,胡人大入塞,丁壮者引弦而战,近塞之人,死者十九,此独以跛之故,父子相保。故福之为祸,祸之为福,化不可极,深不可测也。塞翁失马的出处——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35、攻城略地,莫不降下。攻城略池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兵略训》
36、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忧乐别也。(洗头的热水准备停当,头上的虮子虱子就会互相吊唁;大厦落成,燕雀就会互相庆贺可以筑巢了,这忧乐各不相同。)燕雀相贺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37、坏塘以取龟,发屋而求狸,掘室而求鼠,割唇而治龋。桀、跖之徒,君子不与。(毁坏池塘来捕取龟鳖,掀掉房顶来捕捉狸猫,掘开内室来捕捉老鼠,割开嘴唇来治疗牙齿,不论是桀跖这样的凶暴者、还是谦谦君子都不会做这种蠢事的。)发屋求狸掘室求鼠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山训》
38、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兔死狗烹鸟尽弓藏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女娲有体,孰能匠之?” ——屈原《楚辞·天问》
39、当此之时,一馈而十起,一沐而三捉发,以劳天下之民。(在那时,夏禹吃一顿饭有可能被打断十次,洗一次澡有可能三次拧干头发起来处理事务,他就是这样劳累、忧虑为人民服务)一馈十起的出处——刘安《淮南子·氾论训》
40、夫绳之为度也,可卷而伸也,引而伸之,可直而睎,故圣人以身体之。(墨绳作为一种尺量的器具,既可以卷曲起来怀抱一团,又可以牵直伸长来测直瞄准。所以圣人亲身体现这种墨绳能伸能曲的特性。)貌似是身体力行的出处——刘安《淮南子·氾论训》
41、夫地势,水东流,人必事焉,然后水潦得谷行。(依着西高东低的地势,所以江河流水也都是由西向东流入大海,但这必须要经过人对江河的治理疏导,才能使水顺着河道向东奔流)放任自流的出处也作任其自流——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42、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之奔月宫。月里嫦娥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览冥训》
43、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所以人的脑袋呈圆形,象天,脚呈方形,象地。)圆颅方趾的出处——刘安《淮南子·精神训》
44、是故世异则事变,时移则俗易。时移俗易的出处——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45、山云蒸,柱础湿;伏苓掘,兔丝死,一家失熛,百家皆烧。(山中云雾蒸腾,柱子石墩湿润;伏苓被挖掘,兔丝草则枯死。一家失火,百家被烧;进谗者玩弄阴谋,百姓就暴尸荒野。)础润而雨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46、善举事者若乘舟而悲歌,一人唱而千人和——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47、由此观之,法度者,所以论民俗而节缓急也;器械者,因时变而制宜适也。(由此看来,制定法度,是用来反映百姓的习俗,应当宽严缓急适度;器械用具同样要根据时代的变化而变化,使之适宜使用。)因时制宜的出处——刘安《淮南子·氾论训》
48、西门豹曰:“臣闻王主富民,霸主富武,亡国富库。(西门豹解释说:“我听说实行王道的君王使人民富足;实施霸道的君王使士富足;只有亡国之君才使各种府库充足。)亡国富库的出处——刘安《淮南子·人间训》
49、日月欲明,浮云盖之;河水欲清,沙石涔之;人性欲平,嗜欲害之。——刘安《淮南子·齐俗训》
50、失火而遇雨,失火则不幸,遇雨则幸也。故祸中有福也。祸中有福的出处——刘安《淮南子·说林训》
51、不浸于肌肤,不浃于骨髓,不留于心志,不滞于五藏。(这种外界刺激不可能浸滋肌肤,渗浃骨髓,不可能留存于心间,停滞于五脏的。)沦肌浃髓的出处——刘安《淮南子·原道训》
52、往古今来谓之宙,四方上下谓之宇。古往今来的出处——刘安《齐俗训》
53.兰生幽谷,不为莫服而不芳。舟在江海,不为莫乘而不浮。君子行义,不为莫知而止休。——《淮南子·说山训》
54.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员而行欲方——《淮南子·主术训》
55.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淮南子·说山训》
56.非澹薄无以明德,非宁静无以致远,非宽大无以兼覆,非慈厚无以怀 众,非平正无以制断。——《淮南子·主术训》
盘古开辟了天地之后,天上有了太阳、月亮、星星,地上有了山川草木,花鸟虫鱼,可是就是没有人。不知道在什么时候出现了一个非常美丽、善良的女神,她的名字叫女娲。女娲神通广大,一天能变化七十次。有一天,她在广阔的原野。
57.目察秋毫之末,耳不闻雷霆之声;耳调玉石之声,目不见太山之高。——《淮南子·俶真训》
58.千人同心,则得千人力; 万人异心,则无一人之用。——《淮南子·兵略训》
59.目妄视则淫,耳妄听则惑,口妄言则乱。——《淮南子·主术训》
60.有大略者,不可责以捷巧;有小智者,不可任以大功。——《淮南子·主术训》
61.夫大寒至,霜雪降,然后知松柏之茂也。——《淮南子·俶真训》
62.百星之明,不如一月之光;十牖之开,不如一户之明。——《淮南子·说林训》
6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政教有经,而令行为上。——《淮南子·汜论训》
64.舟覆乃见善游,马奔乃见良御。——《淮南子·说林训》
65.跬步不休,跛鳖千里;累积不辍,可成丘阜。——《淮南子·说林训》
66.鸟飞反乡,兔走归窟,狐死首丘,寒将翔水,各哀其所生。——《淮南子·说林训》
67.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主术训》
68.谓学不暇者,虽暇亦不能学矣。——《淮南子·说山训》
69.正身直行,众邪自息。——《淮南子·缪称训》
70.马先驯而后求良,人先信而后求能。——《淮南子·说林训》
71.圣人之道,宽而栗,严而温,柔而直,猛而仁。——《淮南子·汜论训》
72.国无义,虽大必亡;人无善志,虽勇必伤。——《淮南子·主术训》
73.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淮南子·原道训》
74.乐听其音,则知其俗;见其俗,则知其化。——《淮南子·主术训》
75.美之所在,虽污辱,世 不能贱;恶之所在,虽高隆,世不能贵。——《淮南子·说山训》
76.食其食者不毁其器,食其实者不折其枝——《淮南子·说林训》
77.民无廉耻,不可治也;非修礼义,廉耻不立。——《淮南子·泰族训》
78.弗爱弗利,亲子叛父。——《淮南子·缪称训》
79.疾雷不及塞耳,疾霆不暇掩目。——《淮南子·兵略训》
80.惟不求利者为无害,惟不求福者为无祸。——《淮南子·诠言训》
刘 安(公元前179--前122),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8年(公元前172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
刘安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的实践者,他将鸡蛋去汁,以艾燃烧取热气,使蛋壳浮升。
刘安是我国豆腐和豆浆的创始人。1990年9月15日,淮南市举办首届&39;,隆重纪念中国豆腐创始人--西汉淮南王刘安的诞辰和他发明豆腐21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