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称汉中王以后,封了关张马黄为前后左右四大将,同时任命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就是他不太看好的许靖,也由左将军长史升为太傅,却单单没有给诸葛亮升职。有人认为,这是刘备在有意疏远诸葛亮,要不是法正早死,刘备汉中王上表朝廷了吗,恐怕丞相也没有诸葛亮的份儿。事情果真是这样的吗?,
先来看看诸葛亮的职务和具体事务。
说了这么多,到底诸葛亮和法正谁更受重视呢?毫无疑问,还是诸葛亮。具体地说,就是诸葛亮干的是丞相萧何的事务,而法正只是处在类似陈平的角色,陈平可以当丞相,但那一定是在萧何之后。换句话说,如果法正活的长一些,他很有可能当丞相,但那也是在诸葛亮之后。
这样说有依据吗?答案是肯定的。当时天下人以及蜀汉国内部的人都知道诸葛亮是二号人物。
早在刘备取川之前,有两个荆州文士,赵戬和傅幹,赵戬认为刘备夺取益州不可能成功,傅幹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傅幹认为,刘备这个人宽厚仁爱有度量,能得到别人以死相助。诸葛亮有非常强的治理能力和应变能力,为人正直有谋略,而他已经是刘备实际上的丞相;关羽、张飞勇猛而且非常忠义,他们都是万人之敌,是刘备最得力的将领。这三个人,都是人中豪杰。以刘备的谋略,再有这样三个杰出人才的辅佐,又怎么可能不成功呢?还有关羽,他因为不知道马超是个什么样的人,写信到成都询问,问的是诸葛亮,而不是老兄弟张飞。还有那个简雍,在诸葛亮以下的官员面前自己占着一座坐榻,也就是对其他人很不尊重。还有,刘备称王,给汉献帝上表的人,排在诸葛亮前面的都有谁呢?马超、许靖、庞羲和射援。除了此四人,剩下排第一位的就是诸葛亮。为什么这四个人要排在诸葛亮之前呢?因为这四个人是实实在在汉朝任命的官员,而剩下的人都是刘备的属官。诸葛亮能够排在关羽张飞之前,就很清楚他在蜀汉集团当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位置。
因为刘备的功绩,汉献帝以同为刘家为借口,称刘备贤明,自己干不了。刘备让了,汉献帝欣然接受。但没过多久,汉献帝突然离世,刘备在众望所归中含泪继位,登上权力顶峰。刘备让了,汉献帝重新登上皇位。但大权旁落,自己。
实在说,这就是刘备的策略问题和刘备诸葛亮的默契。刘备称王,已经等于是在公开和汉朝廷分裂,这时候汉献帝还没有死,如果把汉中王国搞得那样的完整,那不是更加给人以口实而让人攻击吗?更何况,王国的相国是朝廷委派而不是自己任命。但诸葛亮和刘备都知道,刘备称帝是很快就会实现的事情,诸葛亮有丞相的实权,也不在乎有没有一个虚名,这才是问题的根本。
于是在群臣的建议之下,刘备打算是要自立为汉中王。但是刘备虽然想当汉中王,但是还得谦让一番。于是刘备手下的臣子们就联名向汉献帝上表,请求封刘备为汉中王。而在这份表当中包括了一百二十个人,并且给诸位臣子分好了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