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简介:项羽(公元前232年―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国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李晚芳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
项羽《垓下歌》,大意是:我力可拔山啊,豪气可盖世,怎奈我时运不济啊,我的乌骓马也不走了。乌骓马不走了,我能怎么办啊?虞姬啊虞姬,我可把你怎么办啊?
项羽此举,豪气冲天,深受后人赞赏,面对叛将,还要成全人家,这种勇气和豪气,的确让人无比钦佩。刘克庄虽然是用“冷眼旁观”的笔调来描述这件事,但是在这表面的掩盖之下,是对项羽的赞佩、敬仰之情!所以历代吟咏项羽人格。
《虞姬》:秋风里响起四面楚歌,像花儿一样的美人死在了军帐中,用什么词来形容项羽,眼中有两个眸子(比喻帝王气概)的将军是个盖世英雄,却泪洒乌江。
《虞姬》:秋风里响起四面楚歌,像花儿一样的美人死在了军帐中,眼中有两个眸子(比喻帝王气概)的将军是个盖世英雄,却泪洒乌江。
他能够封赏自己最讨厌的人,也能够放弃自己最喜欢的人,理性是他灵魂里的中坚力量,这是韩信明知项羽更加“勇悍仁强”仍然跟着他的缘故。 韩信用八个字评价项羽:“妇人之仁,匹夫之勇”。匹夫之勇好理解。妇人之仁,韩信这样解释:“项王。
题乌江亭 (一):项羽溃围来到乌江,乌江亭长建议他渡江回去,招兵买马、东山再起。项羽觉得愧对江东父兄,羞愤自杀。这首诗针对项羽兵败身亡的史实,批评他不能总结失败的教训,不善于把握机遇,不善于听取别人的建议,惋惜他负气身亡。
题乌江亭 (二):王安石则根据自己的理解,认为项羽的失败已成定局,即便是江东子弟还在,项羽也不可能再带领江东子弟卷土重来,因为他们不一定再肯为战争卖命了。
夏日绝句:这首诗赞美了项羽不肯忍辱偷生的英雄本色。活着要做人中的豪杰,死要死得悲壮,做鬼中的英雄。今天的人们还在思念项羽,就因崇敬他当年宁死不屈、不肯忍辱回江东的英雄气概。
膝行而前(释义:跪着用膝盖向前移动。形容敬畏恭谨之极。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项羽召见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 3.项羽,项羽有关的,成语 与楚霸王项羽有关的成语:霸王别姬四面楚歌破釜沉舟力能扛鼎四面埋伏项庄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