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我国古代的优秀武将,或许人们会给出许多不同的答案,如被誉为“杀神”的秦国名将白起、封狼居胥的少年俊杰霍去病、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岳飞等等。不过,如果要说最知名、最受人喜爱的武将团体,相信大部分人都会给出同一个答案——五虎上将。尽管所谓的五虎上将不过是罗贯中在作品《三国演义》中原创的概念,但随着小说被奉为经典,这一概念也成为了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常识。
在《三国演义》当中,组成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五人尽管都拥有非凡的武艺,但与此同时也有着各自鲜明的个性、特征和特长。正因如此,五虎上将排名第一,要将这五人分个高下是相当困难且容易引发争议的。那么,如果只考虑历史上五虎上将对蜀汉的功绩和贡献,他们五人应该如何排序呢?
首先,我们看看五虎上将中公认的首位——关羽。在《三国演义》当中,关羽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的人物,论武艺,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实力毋庸置疑;论品德,他赤胆忠心、义薄云天,令人尊敬;论地位,他被刘备委任镇守荆州;论战功,他北伐围困曹仁于樊城,又水淹七军招降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
马超能在五虎上将之中军职排名第一,这恐怕是很多人事先没有想到的,因为感觉加入了刘备集团之后的马超是最为透明的一个。然而事实上马超的军职是最高的,刘备当汉中王的时候,就是马超第一个上表的,刘备当上汉中王之后,。
从历史角度看,关羽尽管没有斩杀过华雄、文丑,也没有过五关斩六将的经历,但确实曾经“策马刺良于万众之中,斩其首还”,可见其实力确实非同一般。至于对蜀汉的贡献,关羽追随刘备南征北战数十年,苦劳自不必说,刘备夺取益州后,参与了战事的诸葛亮、法正、张飞三人和镇守荆州的关羽都获得了最高赏赐,毕竟有他在荆州,刘备等人才能安心攻打蜀地。
益州平定后,张飞被派到了汉中前线,他曾经率领万余精兵利用地形优势击破以智勇双全著称的曹魏名将张郃,逼得后者“弃马缘山,独与麾下十余人从间道退”。陈寿在《三国志》中认为“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其实从功绩角度看,张飞应该同样是仅次于关羽。
单凭个人实力的话应该能排在前二,但是马超在三国里的戏份并不是很多,所以成就方面不敌其他几位将领,但是马超的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在三国小说中,蜀国的名将不胜枚举,其中,最负盛名的就要数五虎上将了。马超在这五位。
夺得汉中,自封汉中王后,刘备分别封关羽、张飞、马超、黄忠四人为前将军、右将军、左将军、后将军,而后世人气颇高的赵云则没有得到封赏。尽管如此,赵云的功绩其实还是不容小视。赵云本是公孙瓒麾下部将,后来归附于刘备,随其南征北战。长坂坡之战时,刘备逃走途中抛下了甘夫人和刚出生不久的刘禅。在乱军之中,赵云保护着甘夫人、幼主逃出生天,因此被封为了牙门将。攻打益州时,赵云从水路攻打江阳,并与诸葛亮等人于成都会合,立下了一定的战功。最后,当其余四虎将相继离世后,硕果仅存的赵云还跟随诸葛亮参加了北伐。
五虎上将武力排名:赵云、关羽、马超、张飞、黄忠。第一名:赵云 赵云无论是参加战斗次数,还是斩杀敌将数量,生擒敌将数量,都遥遥领先,曾斩杀曲义、裴元绍、高览、张武夏侯恩、淳于导等22人,生擒陈应、吴懿、祝融夫人。
在赵云之后,依次是黄忠、马超。黄忠是在刘备拿下长沙后归顺,后来于攻打益州的过程中表现出色,逐渐脱颖而出。汉中之战时,黄忠把握时机一举斩杀了曹魏主将夏侯渊,由此一战成名,成为了刘备拿下汉中的重要功臣。因为斩夏侯渊之功,刘备力排众议封黄忠为后将军,但第二年八月黄忠就去世了,没能立下更多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