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西汉王朝的开国功臣之一,一生充满传奇色彩,善出奇谋,善谋国更能谋身,被称为“鬼才”。
其“六出奇计”为刘邦夺取天下起了重要作用,后来又与周勃合谋平定诸吕之乱,迎立汉文帝刘恒,为大汉的稳定立下大功。
陈平少年时家里贫穷,但他仍然喜欢读书,尤其喜欢黄老学说。
陈平离开项羽选择投奔刘邦时,已经是第二次变换主子了,在那个崇尚“一始而终”、“好汉不侍二主”的年代,这对个人名誉上是很大的污点。人中豪杰吕布,就是因为先后三次变换了主人,终其一生都被人。
一年,正逢社祭,人们推举陈平为社庙里的社宰,主持祭社神,陈平离见,为大家分肉。陈平把肉分得十分均匀。父老乡亲们纷纷称赞他,陈平却感慨地说:“假使我陈平能有机会治理天下,也能像分肉一样称职。”
陈平
他认为项羽的刚愎自用和狂妄自大是导致好多人才离开他的原因。而且陈平也是鸿门宴的见证者之一,也正是在鸿门宴上,他才看清了谁才是真正可以给自己未来的主人。于是与萧何一同上演里应外合的计谋将韩信送到了刘邦麾下。同时。
但是,陈平先后,曾经追随魏王魏咎,西楚项羽,为什么先后离开他们最终追随了刘邦呢?
其实,主要是和魏咎与项羽的性格和观念有关,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五观不同。
陈胜吴广反秦起义后,陈胜在陈县称王,派周市攻略魏地,立魏咎为王。陈平随一些年轻人去临济到魏王咎手下做事。魏王任命他为太仆。陈平向魏王进言献策,魏王不听,有的人又说他的坏话,陈平只好逃离而去。
史载:陈平固已前谢其兄伯,从少年往事魏王咎於临济。魏王以为太仆。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魏咎
可见,魏王咎并不认可陈平的计谋,而且还有人抵损陈平,于是陈平就逃跑了。从陈平后期的计谋看,陈平虽然学的是“黄老之术”,然而,行的却是“权谋之术”。而魏咎是什么样的人呢?
这个就是韩信陈平在项羽那边得不到重用,项羽不听别人的意见,所以就是他们都不愿意跟着项羽
章邯已破陈王,乃进兵击魏王於临济。魏王乃使周市出请救於齐、楚。齐、楚遣项它、田巴将兵随市救魏。章邯遂击破杀周市等军,围临济。咎为其民约降。约定,咎自烧杀。
陈王反秦,魏咎就追随身边,数次推辞出任魏王,最终被齐国、赵国和周市迎立。及至章邯击败援军围临济,为百姓约降,自焚而死。就这两件事看,魏咎遵从礼仪、仁政爱民,遵循的是儒家理念。若是陈平在魏咎身边,肯定早就出计,出奇兵扰乱秦军,带亲卫出逃齐国、赵国了,怎么可能还会等秦军围住都城。而魏咎肯定以魏都百姓为重,况且,社稷在此,怎肯出逃,最终不会用陈平的计谋。
所以,陈平离开魏咎,不是简单的“魏王不能用其说”,而是陈平尚“权谋”和魏咎的思想观念不和。
项羽
这个时候,殷王司马卬反叛楚国。项羽于是封陈平为信武君,让他率领魏王咎留在楚国的部下前往,击败并降服了殷王而凯旋。项王任命陈平为都尉,赏给他黄金二十镒。过了不久,汉王又攻下殷地。项王大怒,准备杀掉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吏,项羽认为他们办事不利,竟然让殷地降而复叛。陈平害怕被杀,便封好项王赏给他的黄金和官印,派人送还项王,自己单身拿着宝剑抄小路乘夜逃走。
史载:项羽乃以平为信武君,将魏王咎客在楚者以往,击降殷王而还。项王使项悍拜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居无何,汉王攻下殷。项王怒,将诛定殷者将吏。陈平惧诛,乃封其金与印,使使归项王,而平身间行杖剑亡。
陈平
归根结底,这么多豪杰背叛项羽,是因为项羽自身的原因。项羽虽勇,但是刚愎自用、生性多疑,而且喜怒无常。相对的刘邦就宽和得多,出身平民的刘邦更熟悉社会生活,更了解人民的心理。像韩信、英布、陈平这些出身平民的人肯定会。
关于项羽的评价颇多。
王陵:项羽妒贤嫉能,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战胜而不予人功,得地而不予人利,此所以失天下也。”
韩信: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可见,项羽尊贤敬士,体恤士卒,所以谋臣贤士都投奔与他。然而,项羽有刚愎自用,谋臣贤士的计谋不被采纳,猛士勇将难以得到独立领军的机会。更加严重的是项羽只是重用项家人,对于投奔之人,妒贤嫉能,有功不赏,吝啬爵位。所以好多人最后都叛离了项羽。
陈平在项羽手下也是建功立业,不过还是受到猜忌,最后离开。
陈平拿到钱后开始从谋划从钟离眛下手,钟离眛是项羽手下最能打仗的一个。能离间他和项羽的关系,这将大大减小项羽军的威力。陈平用大量金钱收买楚国的内线,散布谣言,说钟离眛是立有大功的人,在分封诸侯王的时候,没有被。
刘邦
刘邦则不一样了,他出身低微,从无业游民开始,以亭长身份起兵。从小也没有受到什么传统的教育,就是追求实际实用就行。刘邦的优点就是,你说,听你的。哈哈!所以,群臣谋士虽然受不了刘邦臭脾气,但是有所建议,刘邦基本都采纳,简直就是虚怀纳谏的明主形象。
郦食其见说刘邦,进攻陈留,抢夺陈留的粮草。刘邦就封郦食其为长野君,进攻陈留。
张良进谏刘邦,不能直接急着进攻函谷关,应该先进攻南阳郡宛城,防止被偷袭。刘邦于是回兵进攻宛城。
刘邦领兵进入咸阳,想要留宿秦王宫殿,经樊哙、张良劝说,立刻封闭了秦宫的贵重珍宝、财物和库房,回军霸上。
甚至,派兵把守函谷关,堵住诸侯兵马,不让诸侯进入关中这样的馊主意他也才采纳。
如此种种,可见刘邦的优势就是善于纳谏,而且,封赏丰厚。
如同陈平从前的历经:起先投靠魏王咎,被拜为太仆,但魏王对陈平言不听计无需;然后,投靠项羽,开拓创新反被追责;此次陈平选择放弃刘邦,两个人相逢恨晚,陈平马上被独挡一面。刘邦心腹的妒忌陈平受器重,公布馋言都没会。
最终,陈平趁夜从小路,投奔了刘邦。
至此之后,“六出奇计”最终为刘邦夺取天下,巩固了大汉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