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都愿意追随刘邦?他的个人品质里面最可贵的是什么?
众所周知,太史公司马迁大家,人称“史圣”的他笔力强硬有劲,是最擅长春秋笔法的,性格也非常直接,他向来就不缺乏以最坏的恶最坏的笔法描写帝王将相。所以在他的笔下,当朝的开国皇帝刘邦就有了一些无赖特征:
一,刘邦他从来都不下地干活,不爱做家务,都是自己的妻子吕雉来做,他只负责给田间地头的妻子送饭送水。
二,爱去酒馆喝酒,从来都是赊账,不给钱。有一次他喝醉了,老板娘看他身上伏着一条黑龙,也不敢要钱,只好把记载赊账的记录全部删除。也据说只要刘邦进了酒馆,酒馆的客人立马就会多起来,生意非常好,也算是抵了酒钱了吧。
三,在和吕雉没有成亲之前,经常夜不归宿,串门喝酒。有一次大清早,刘邦带着自己的狐朋狗友来他大嫂家喝酒吃饭,他大嫂故意在厨房把厨具弄得发出声音,他的那些狐朋狗友意识到了,就走了,饭也没吃。但刘邦进厨房一看,还有饭,就对自己的大嫂感到非常生气。更令人忍俊不禁的是,当刘邦打下天下之后,给他大嫂的儿子封了一个刮锅侯。
刘邦性格呈豁达大度、平易近人和阴狠猜忌的双重性,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性格有着不同的作用。在建国过程中,前者发挥着主导作用,吸引团结了一批文臣武将,使刘邦集团最具活力、智慧和凝聚力。在称帝以后,其阴狠猜忌的一面。
虽是无赖却有着干大事的能力
第一刘邦处世非常机敏,尤其是当时乱世之中急需这样的品质。
《史记》记载,刘邦在早年曾有意追随信陵君干一番事业,但是当他到大梁的时候,信陵君已经死了,他就转投信陵君的门客张耳。还有一件能够说明他非常机敏的事是鸿门宴。入关之后,刘邦驻军霸上,项羽对刘邦封闭函谷关非常生气,决定就要立马带兵灭了刘邦,项羽帐下的项伯早年张良曾救他一命,就立马跑去向张良寻求对策,张良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刘邦,刘邦大惊失色,然后就开始显露出他的机敏特征了。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刘邦就能想到策略不仅得到项伯的好感还能和项伯紧紧捆绑在一起,直接将对方阵营的人变成了自己的人。那么没有大量的社会阅历和洞察人心的机敏是无法做到这样的。
刘邦能够最大限度地利用人才的长处,会带兵的韩信,他敢放手给兵。善于谋略的张良,在他手下能运筹帷幄,会管账的萧何,他敢放手给钱。在刘邦的心中,能够获得别人的称赞是件非常荣耀的事情,他也希望对方是发自内心的。刘。
第二就是刘邦具有百折不挠的品质。
孟子曾说到上天要是降大任给一个人,那么必定会使这个人内心痛苦,筋骨劳累,肌肤消瘦,事事不如意,想要干成一番事业,自然少不了现实的磨砺,能坚持住就可以成功,坚持不住就是失败。刘邦在其经历过程中遇到常人难以想象的磨难,但他一路上坚持下来,披荆斩棘,这真的是令人敬佩,十分宝贵的品质。
刘邦当年率领五十六万大军攻打项羽的阵地彭城,本来以为有着足够数量的军队就可以打败项羽,平定天下。可没想到的是项羽有着精密的作战方法,战术水平极高,仅仅率领三万骑兵就打破刘邦,五十多万军队就这样灰飞烟灭,刘邦也狼狈出逃。要是普通人遇到这样的结局估计就一蹶不振了,但是刘邦就没有这样,他一逃离险境就立马宣布他的战略计划,想好下一步的部署,继续奋战。
第三刘邦他是一个非常具有自信的人。
刘邦平民出身,心眼很大,不拘小节,不肯干家里的农活,长大后当上了泗上的亭长,官不大,但在地方上也算得上一个有面儿的人,他的大大咧咧的性格,与官府的人混得很熟,结交了一些酒肉朋友。《汉书·高祖本纪》记载了。
结语
刘邦性格中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豪情满怀、敢干敢想、能干出别人不敢干甚至都不敢想的事。另外刘邦是个经受得起失败和承受得起挫折的人,面对挫折和失败,他总是表现出锲而不舍的精神,即使惨败到身边只剩下一个人,他照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