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高祖功臣表:汉初三杰,萧何第一,张良仅排62,兵仙韩信排第几
在司马迁的《史记》当中,记录了一张表,叫做《高祖功臣候者年表》,是当初汉高祖刘邦按功劳,为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排的名次。众所周知,刘邦能够得到天下,成为开国皇帝,与西汉三杰有着极大的关系,那么此三人,在这张排名表中,分别排第几呢?
第62位 张良
1、韩信:韩信,泗水郡淮阴县人。西汉开国功臣、军事家,“汉初三杰”,“兵家四圣”,古代“军事思想“兵权谋家”的代表人物,后人奉为“兵仙”、“神帅”。2、彭越:秦朝末年在魏地举兵起义,后来率兵归顺刘邦,拜魏相。
遍观历史,许多诸侯,或者割据一方的军阀,刘邦十八功臣的结局,在遇到极其赏识的谋士之时,都会由衷的说出一句:“汝乃吾之子房也!”曹操曾对荀彧就说过这句话,子房便是张良的字,从这句感叹当中,我们也能感受到张良的重要性。
相传张良曾得黄石公传授兵法,之后运筹帷幄、算无遗策。在楚汉争雄中,许多关键性的策略都是张良所建议的,例如占领宛城、智取嶢关、下邑之谋……。在鸿门宴中,刘邦能够全身而退,也是张良从中周旋的结果。
在后世唐、宋、明、清时期,朝廷设武庙,其中“圣王”为姜太公,而“亚圣”则是张良,因此,不管是张良生前,还是身后,世人对他都十分推崇,但如此丰功伟业,刘邦论功排名,却将他排在62位,在许多人看来,都有失偏颇。
第21位 韩信
在许多历史爱好者眼中,兵仙韩信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名将。他是否为第一,尚无公论,不过韩信善用奇谋,屡屡以少胜多,古代名将,确实无人出其右者,西汉的江山,可以说有一半是韩信打下来的。
韩信投靠刘邦之后,定三秦、涉西河、虏魏豹、破代国、擒夏说,紧接着又诛成安君、收服赵、燕、齐。特别是击败二十万楚军,斩杀项羽最为倚重的大将龙且,简直是斩了项羽的左膀右臂。最后韩信又在垓下之战中,一举挫败项羽,成就刘邦帝王之业。
在韩信击败龙且之后,项羽曾派人策反过韩信,韩信手下的谋士也劝他自立单干,但是韩信不为所动,若其二者选一,刘邦都难以夺取天下。本以为,韩信立下不世之功,排名至少也得前三,没能想到,只是位列21。
第1位 萧何
萧何是最早跟着刘邦打天下的,当时陈胜吴广起义,各地有志之士纷纷响应,刘邦那群人也响应起兵,本来按资历、才能,刘邦都不足以当领导者,但萧何略施小计,才让刘邦名正言顺的成为了沛县起义军的首领。
在刘邦落魄之时,萧何没少帮助他,当然,这些事情,是个人恩怨,不能影响功劳排名。在刘邦攻入咸阳之后,众将领只知道夺取金银财宝,如果刘邦团队如此行径,只能落得和陈胜一样的下场,成为后来者的垫脚石。
古代历史,刘邦的文臣武将,比较有名的是文臣有张良,萧何,武将有韩信,樊哙等人,都是非常有名的。
排名分析:
从论述来看,西汉三杰,缺一不可,但为何三人排名相差这么多呢?《高祖功臣候者年表》,司马迁做过总结归纳,司马太公的话,将主要原因说得很清楚。
这五个功劳等级,后面两个不太好理解,“明其等”大概的意思是明确功劳等级,而“积日”则是指资历的长短。从这五个等级来看,萧何是社稷之臣,在功劳中,分为一等,是勋级。而萧何属于进言,是二等劳级,韩信则是出力,三级功级。所以从礼法上来看,萧何当之无愧第一。
但若是萧何国策制定失误,粮草军需供给不上,则会动摇刘汉之根本,很难有翻盘的机会,所以萧何的功劳也是最大的。
刘邦的十八位首要功臣:酂侯萧何、平阳侯曹参、宣平侯张敖、绛侯周勃、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鲁侯奚涓、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安国侯王陵、棘浦侯柴武、清河侯王吸、广平侯薛欧、汾阴侯。
因此,刘邦排列功劳,并不是看谁顺眼,或者谁打仗厉害,就排名高的,而是要根据五个功劳等级综合评定。并且,社稷、律法、民政、地盘等等,主次轻重有别,功臣的排列,都是要依照这些来的,因此,西汉三杰才会有此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