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赤壁之战过后曹操说过这样一句话,“生子当如孙仲谋”,此话乃是曹操赞扬孙权,年纪轻轻便能带领军队,而且行事作风也颇具一代领袖的风范。孙权乃是孙坚的次子,孙坚还有一个长子,他便是孙策。
孙策在三国时期享有很高的评价,孙策相貌复原图,在民间有言,“孙策不死便无三国”,这话的意思也是非常明了的,说的就是如果孙策不出意外,在中国历史上,根本就不会存在三国这段历史。言外之意就是说,孙策肯定会一统天下。
当然了,如果孙策真的可以一统天下,那就没有曹操、刘备什么事情了。当然了,孙权更是不会为了打败曹操,而去跟刘备结盟了。那么在历史上的孙策,他的实力到底有多恐怖?孙策真的如民间传言一般厉害?其实,这话我们说了不算,还得看看当时曹操是怎么说的。
前言
公元191年,孙坚也就是孙策的父亲,带兵与董卓的乱兵数次交锋,而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最终孙坚却因为盟军内部失衡,彼此斗争,而选择回军江东。
不过非常不幸的是在孙坚回归途中上了袁术的当,孙坚当时攻打荆州,虽然前期打了胜仗,但是后来却中了黄祖的计谋。孙坚本人也在岘山被射而死,一代将星也就此没落。
孙策另起门户
孙策纵有本事,吃亏就在于他死太早了,26岁去世。他死后,其弟弟孙权继承了他的皇位,成了东吴的主人,孙权命好,父亲和哥哥为自己打下江山,再加上自己活得也长久。所以吴国成三国中为最后一个灭亡的国家。总结:周瑜是孙策。
在父亲孙坚死死,长子孙策起初不得不跟袁术联合,孙策不惜认了袁术为义父。但是与吕布不一样的是,孙策想的不仅仅只有利,他所图的却是整个天下。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这话的意思是孙策要是不英年早逝,能像司马懿一样长寿的话,就会平定汉末群雄,成为一统天下的大吴王朝的吴太祖了。历史不容假设,不过,小姐姐讲史依然要说,即使孙策是司马懿那样的寿星,他也不可。
当时孙策是带着父亲所留下的数千子弟兵去投奔袁术的,《三国志·吴书一》记载:兴平元年,从袁术。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而袁术呢,也因为得到像孙策这样一个义子而高兴不已,只不过在此时孙策早已想到要自己创业,一来替父亲申冤,二来以整个家庭的日后作打算。
而且袁术这个人,当年掌管18路诸侯的粮草大权,不过在大军真正需要粮草的时候袁术却摆起架子,不拨给孙坚一石粮食,心里的小算盘其实已经暴露于野。而孙策,他也是深深知道袁术这个人,是一个反复小人。
在平定会稽之后,孙策便开始发展自己的势力。任用贤才张昭、张纮、秦松等人为谋士。也是从此刻起,孙策便决定收拢其父之前的旧部,打算成就一番事业。
后来,孙策与袁术决裂,平定丹阳,收降太史慈,并且结识鲁肃、周瑜等英才。公元199年,孙策打算联合,曹操、董承、刘璋等人进攻不臣之心的袁术,不过此时袁术已经病死,带着他的皇帝美梦永远消失在了人间。
一统江东
公元199年末,孙策大败黄祖为其父孙坚算是报了仇。
在周瑜、吕范、程普等人的帮助下,孙策把黄祖打得丢盔弃甲。并且,得到了无数的钱财、还有兵士。《吴录》:锋刃所截,猋火所焚,前无生寇,惟祖迸走。获其妻息男女七人,斩虎、(狼)韩晞已下二万馀级,其赴水溺者一万馀口,船六千馀艘,财物山积。在有了人才,还有军队、钱物之后。孙策便向东进取豫章,当时豫章太守华歆见到孙策如此勇武,便不战而降。
与此同时,整个江东基本上被孙策占有。从孙策寄人篱下到他稳坐江东,前后花了不到10年的时间。这是什么样的速度?简直难以想象,当然了这也得益于其父孙坚留下的强精精兵,加上有鲁肃,张昭,周瑜这样的人才辅佐。
遇刺身亡
正当孙策实力强大之时,不幸的事情也随之而来。俗话说“人无完人”,而孙策就是太过于自我,自以为自己武可胜项羽,在一次出游之时,孙策被昔日的仇人所伤,身中数箭,最终也是回天乏力,不久便死于江东。
但是偏偏有这样的一个说法“孙策不死,便无三国!”那么就有人问了这个孙策到底有什么本事,能够在这枭雄四起三国乱世中脱颖而出并且碾压群雄?大家都知道孙策是三国时期赫赫有名的英勇之人,不仅仅武艺高超,驭。
在孙策临死之前,交代了两句话,“外事不决问周瑜,内事不决问张昭”,后来把自己的印绶交给了孙权,让他举贤任能,以三江之险固守江东,以待天下诸侯混战,伺机而动。
孙策不死便无三国
当时的刘备不用多说,一个无城之主而已。对于孙氏来说,就只剩下一个曹操。当时,曹操忙着跟袁绍对战。换句话来说就是,孙策就是死在官渡之战前后,如果这个时候孙策不死,他便很有可能带兵奇袭许都,如此一来汉献帝,那就可能要被带到江东水上来玩了。
如果真的这样,那么曹操面临的局势就非常惨了,即使是在官渡打败了袁绍,那么他也将无家可归,到最后只能被孙策吞并。
曹操说孙策
孙策这个人的实力到底怎么样呢?关于对孙策的评价,我想只有曹操是最有资格说话的。
在孙策一统江东之后,曹操他也是非常的担心的,不过孙策跟吕布不一样。吕布,有勇无谋顶多算是个打手而已,然后孙策就不一样了,他手底下能人非常多,而且孙策也能任用他们的计谋。
因此,曹操为了避免两线作战。他在私底下对谋士郭嘉等人说了这样一句话,在《吴历》之中是有记载的,《吴历》:曹公闻策平定江南,意甚难之,常呼“猘儿难与争锋也”。曹操听说孙策平定江东之后,说了这7个字,“猘儿难与争锋也”,从字面意义上来说,就是很难和孙策较量。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曹操生平很少说这样,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话。但是面对孙策,他却说了这样的话。不但如此,曹操还和孙策联姻了,曹操之所以这样做,他其实就是为了稳住孙策。如果,在与袁绍对阵的关键时候,后方城池有个什么闪失的话,那么老曹他这辈子就算是完了。
当时曹操为了向孙策示好,把自己弟弟的女儿下嫁于孙匡,而且还让曹彰迎娶孙贲之女,就连孙权也受到了曹操的征召,并被举为茂才。看看这恐怕是曹操这辈子做得最低调,而又最不情愿的事情了。
史料记载:
《三国志·吴书一》:曹公乃以弟女配策小弟匡,又为子章取贲女,皆礼辟策弟权、翊,又命扬州刺史严象举权茂才。曹操对待孙策,他是不敢与孙策交手,而且也没有必胜的把握。因为,孙策所带之兵皆擅长水战,而曹操所带之兵只能在陆地之上逞强。
就连曹魏名士刘晔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孙策多谋而善用兵,你想一下,在那个混乱的时期,有如此能力,他不是诸侯就是坐镇一方的统帅。总体说来,孙策的实力,足以震慑曹操、袁绍、袁术,当然了当时还未立取功名的刘备,他更是难望其项背了。
而在这其中,其实东吴集团最早的奠基人并非大帝孙权,而是他的哥哥孙策。那么就有一种说法就是孙策不死,便无三国,那么孙策到底有多恐怖?接下来就从正史的角度来了解一下,孙策在正史当中的事迹。首先,先来介绍一下孙策的。
不说,孙策不死便无三国,但至少,孙策如果没有被刺杀,那么三国的走势肯定是要改变了的。当然,最终如何发展,还得跟曹操、孙策之间的情形演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