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提起宫本武藏这个名字,相信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游戏中的那个刺客。然而真实历史上的宫本武藏,可要比游戏中刻画的人物更加厉害。他作为一名浪人剑客,在当时那个年代,几乎可以说是打遍日本无敌手。晚年更是痴醉于剑道,甚至到了不近女色,连澡都不洗的地步。
一、剑道天才
宫本武藏(1584-1645),日本家喻户晓的一代剑圣,有“不可战胜的武士”之称。他年少时跟父亲学习兵法。从十三岁到二十八岁期间,与其他流派比武十六余次,每战必胜。二十九岁时在岩流岛跟当时名满天下的剑士佐佐木小次郎。
1584年,宫本武藏出生于日本冈山县。由于父亲也是武将,所以宫本武藏自小便学习兵法。5岁时,宫本武藏开始接触剑道。没成想他小小年纪便展现剑道天赋,无论寒暑都是剑不离手,成了个标准的剑痴。没过几年,武艺高强的父亲,已经不是宫本武藏的对手。
13岁那年,宫本武藏向父亲告别,踏上了浪迹天涯的旅途。他找上了“新当流”剑术传人马喜兵卫,要求和其比试。当时的马喜兵卫已经年过半百,看不上这个毛头小子。结果宫本武藏屡次请求,最终马喜兵卫才勉强同意。
想象中的败北没有出现,宫本武藏在十招之内,就击败了小有名气的马喜兵卫。这件事被传播出去后,一时之间让宫本武藏名声大噪。
二、逢战必胜
宫本武藏出名之后,继续着自己四处挑战的旅途。他的自述曾经说过:“余自幼钻研剑法,遍游各地,遇各派剑客,宫本武藏生平简介,比试六十余次,不曾失利。”
宫本武藏出名之后,继续着自己四处挑战的旅途。他的自述曾经说过:“余自幼钻研剑法,遍游各地,遇各派剑客,比试六十余次,不曾失利。”
庆长二年,十三岁的弁之助于美作河滩比武,棒杀有马喜兵卫,一战成名。从此,鲜血浸润了弁之助的疯狂头脑,他开始周游各地,意欲别拍比武修炼剑道。在成功击败了京都吉冈流宗家之后,宫本武藏之名蜚声天下,而面对巨大的声名。
从13岁到年近30,宫本武藏大大小小的比试近60次,却未尝一败,难免不让人惊讶。
武藏的决斗事迹中,最广为人知的莫过于“岩流岛决斗”,也就是在庆长年间在长门国(今本州山口县下关市)的舟岛(浮在关门海峡上的岩流岛),与岩流的兵法家佐佐木小次郎对决的故事。大部份人认为宫本武藏在这次决斗中战胜。
而在如此多的决斗经历中,宫本武藏最脍炙人口的则有两次。
第二次则是跟日本著名剑术高手佐佐木小次郎的大战。彼时的佐佐木小次郎已经立于日本剑道的巅峰,地位就相当于江湖中的东方不败,宫本武藏敢于向他挑战,很是需要一番勇气。
小次郎早已等得不耐烦,一把扔掉刀鞘,手握长剑赤脚冲到河岸边。结果宫本不慌不忙,直接说:刀和鞘本是一体,你却扔掉刀鞘,说明你的剑术远远没有达到最高境界,小次郎必败!
结果可想而知,以逸待劳的宫本武藏,在数招之内,便用船桨削成的木长剑杀死小次郎,夺下了剑道巅峰的位置。
宫本武藏(1584-1645),日本家喻户晓的一代剑圣,十七世纪的剑道家,四百年前的传奇人物,有“不可战胜的武士”之称。十七岁前杀戮无数,二十一岁立志修行。在三十岁以前,与高手决斗六十余次,皆获全胜,最终参悟了“剑。
三、潜心兵法
虽然都说兵者诡道,但宫本武藏赢下小次郎的决斗的确是胜之不武。他后来找人决斗时,便愈加收敛戾气,不再轻易伤人性命,只为了增进剑道。
不过虽然剑道无双,但宫本武藏的政治道路却走得不顺心,因此他只能把精力投入到著书之中,留下了《五轮书》等著作。
据传宫本武藏行事古怪,因为年轻时留下太多杀孽,所以他害怕被人偷袭,因此他成名后的余生再也没洗过澡。一直是蓬头垢面不修边幅,长袍曳地,即使是下雨天也是如此。
四、对后世影响
横跨战国和江户两个时代的宫本,出生时正是剑道鼎盛的时期。而他却凭借60余次决斗未尝败绩的事迹闻名,成为日本人的武士道传说。
如今的宫本武藏,不仅有大量改编自他的影视作品,日本的剑术爱好者也常常以他为偶像,将之奉为剑术的终极目标。
而且宫本不仅是一名剑客,更是一名出色的兵法家,留下的《五轮书》不仅是剑术秘籍,亦是一本兵法著作。
宫本武藏(みやもと むさし天正十二年(1584年)本名新免武藏,父亲为新免无二斋(平田无二斋)-正保二年(1645年)),日本江戸时代初期的武道家,有“不可战胜的武士”之称。在三十岁以前,决斗六十余次,没有一次。
中国的武侠片中常说,用剑的最高境界就是“人剑合一”。从后世流传的事迹来看,宫本武藏似乎达到了这一境界。他少年时常常以他人作为试剑的目标,年老时却再无敌手,只能以自己为目标,不断超越自我。专注研究而不是厮杀,这应该是武士的一种智慧和沉淀,也亦是武者应该追求的最终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