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明五千年,出现了无数的仁人志士,做周礼的周公,儒家圣人孔子,一统六国的秦始皇等等,他们流传出了许多至今仍流传的名言,像刘邦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其中一些人说的话语更是让人听着振聋发聩,热血澎湃,今天小编就从其中摘取了小编认为最霸气、最有魄力的十句话(按时间顺序排的)。
一、《诗经·雅颂》: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这句话出自周代名著《诗经》之中,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间的土地都是“王”的领土,四海之内的人全是“王”的臣民,当时的周天子逛封诸侯国,其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于是在诗经的歌颂中记载了这一句话,也表明了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席卷天下的王者气势。
秦始皇经典名言有:1、庸夫之怒,以头抢地尔。平民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2、方圆百里之内,无论妇幼老少,猪犬牛羊,杀而焚之,化作焦土,万年寸草不生。大秦帝国立国之后,秦始皇巡游天下。
二、秦始皇嬴政:“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
朕统六国,天下归一,筑长城,以震九州龙脉,卫我大秦,护我社稷,朕以始皇之名,在此立誓,朕在,当守土开疆,扫平四夷,定我大秦万世之基,朕忘,亦将化身龙魂,佑我华夏永不衰,此誓,日月为证,天地共鉴。剧情介绍。
秦始皇
秦始皇嬴政在说这句话的时候已经灭掉了六国,完成了统一。德兼三皇,功过五帝,自称皇帝,首创皇帝制,其千古一帝的王者之气占楼无疑。这句话在秦始皇达到巅峰的时候说出,更显出了他那囊括天下的霸气,以及欲让自己的王朝永不磨灭的壮志。
三、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项羽在历史上被称为霸王,后面的史学家司马迁称“羽之神勇,千古无二”,既有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之决心,又有彭城之战之大胜。项羽和刘邦在年轻时候正遇上秦始皇东巡,面对一统天下的秦始皇,刘邦感叹:“大丈夫生当如此”项羽听了说道:“彼可取而代之”,为后面两人反秦埋下了铺垫。
四、陈汤:“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出自汉元帝时期的将领陈汤口中,陈汤在此前远遁两千里在康居斩杀匈奴郅支单于,在上书汉元帝时写下了这句话,表现出了当时东亚最大帝国强汉的不可冒犯的威严。
五、班彪:“汉秉威信,总率万国,日月所照,皆为臣妾”
“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 ”这是秦始皇的一句名言。秦始皇是一个很受争议的君主,有人说他是古往今来第一人,他做的功绩后世的君主没有一个能够超越他,也有人说他是一个不爱惜民力、不体恤。
班彪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朝秉承天地威信,统帅万国,日月能够照耀到的地方上的人民,都是汉王朝的臣妾。在当时估计也只有强大的汉帝国才能说出这句话吧,将天下其他民族的人全部处于汉朝臣妾的地位,展现了当时华夏民族强大的民族自信与民族凝聚力。
这句话的意思是汉朝秉承天地威信,统帅万国,日月能够照耀到的地方上的人民,都是汉王朝的臣妾。在当时估计也只有强大的汉帝国才能说出这句话吧,将天下其他民族的人全部处于汉朝臣妾的地位,展现了当时华夏民族强大的民族自信与民族凝聚力。
中国古代名人名言秦始皇篇 1. 庸夫之怒,以头抢地尔。大意为:庸人发怒,拿脑袋撞地罢了。2. 闻太古有号毋谥,中古有号,死而以行为谧。如此,则子议父,臣议君也,甚无谓,朕弗取焉。自今已来,除谥法。二世三世至于。
六、冉闵:“内外六夷,敢撑兵杖者斩之!”
西晋灭亡后,中国历史进入了五胡十六国时期,在那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史上汉族的悲哀,强大的强汉一去不复返,胡人将北边中原大地当作屠宰场。在那个汉人被视为奴隶的时代,冉闵横空出世,率领汉人南征北战,讨伐胡人,更说出来“内外六夷,敢撑兵杖者斩之”这句话,无疑是当时汉民族时代的凯歌,他的反抗也得到了慕容儁的尊敬,被追封为“武悼天王”(虽然冉闵说这句话有许多其他因素,但在当时时代能够发出这样的豪言壮志,还是值得肯定的)。
五. 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 大意为:对于一些立下大功且想隐退的功臣,如果自己连这些都不保证和满足,我(赢政)不配当君王。六.方圆百里之内,无论妇幼老少,猪犬牛羊,杀而焚之,化作焦土,万年寸草不。
七、赵匡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赵匡胤
八、成吉思汗:“人生最大的快乐莫过于到处追杀敌人,抢夺他们的土地财富,听着他们的妻儿哭泣。”
千古一帝秦始皇说的名言就是:“功臣不能全身而退,嬴政何颜立于天下!”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有功之臣要是不能安享晚年的话,我这个君主就没有脸面去面对天下之人。秦始皇对于功臣是厚待,而之后的明君朱元璋、刘邦、李世民。
成吉思汗
九、毛主席:“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毛主席
自古以来,我们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人的脊梁!
鲁迅先生说的好,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有着挺直的脊梁,这种脊梁支撑着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永不磨灭的民族精神,没有无数先辈的创造、奉献、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如今的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