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右上关注,每天有最新的国学经典校译.
2017年11月17日,九月二十九,周五.
11月17日,容闳诞辰纪念日。
容闳(1828.11.17-1912.4.21)英文名YungWing,广东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
在清末洋务运动中,他因促成并且经历了两件大事而彪炳史册:建成了中国近代第一座完整的机器厂——上海江南机器制造局;组织了第一批官费赴美留学幼童。在中国近代西学东渐、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中,容闳都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同治九年,容闳又向曾国藩提议派学生官费赴美留学。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后奏报清廷获准,陈兰彬、容闳分任幼童出洋肄业局正、副委员。容闳在沪、粤、港共招生120名,从同治十年至十三年的4年间,每年派出30名赴美留学。
容闳则负责孩子们在美国的教育,直至同治二十年(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为止。
这批留美生中从事工矿、铁路、电报等事业者30人,其中工矿负责人9人,工程师6人,铁路局长3人;从事教育事业者5人,其中清华大学校长1人、北洋大学校长1人;从事外交行政者24人,其中领事、代办以上者12人,外交部部长1人、副部长1人,驻外大使1人,国务院总理1人;从事商业者7人;进入海军者20人,其中14人为海军将领。总之,除早亡、留美不归和埋没故里者等少数人外,绝大部分留学者在各自岗位上为中国的现代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大道本来很平坦,却总会有人喜欢走小路,惊鲵紫女焰灵姬明珠夫人,此可谓“大路不走,走小路”。我们修身、齐家、治理国家都要走康庄大道才会平安到达,不应企图走偏僻小路、邪道捷径。
大道本来很平坦,却总会有人喜欢走小路,此可谓“大路不走,走小路”。我们修身、齐家、治理国家都要走康庄大道才会平安到达,不应企图走偏僻小路、邪道捷径。
秦时明月同人小说《大秦百晓生》作者鱼泪。简介:大漠孤烟北,狼嚎雁门外,茫茫塞北,寒风呼啸,时至凛冬,天寒地冻,寸草不生。自殷商建朝初年,塞外一带异族匈奴肆虐无度,频频南下掠夺人、财、家畜甚至是女子。北疆百。
大道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自然顺为,贵柔守雌。
小路,即旁门左道,是一切违背和偏离自然规律大道的邪径,如嗜财如命,暴虐嗜杀,拦路抢劫,偷盗诈骗,沽名钓誉,恋权好色,行贿受贿等等。
世界上,本没有捷径。
或许那些大彻大悟之人或那些历经沧桑的芸芸众生者在回眸自己一生时,才会发现,在通常情况下,那些所谓的“捷径”,其实往往是在“绕远路而已”。
今天,我们一起分享《老子》第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
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
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是為盗夸。
非道也哉!
——假如我稍微有些认识(知道些道理),就会在大道上行走,唯有害怕担心走上邪路。大道虽然平坦(遵循大道行事并不困难),但总会有人喜欢投机取巧走邪径(小道、捷径)。以至于朝政腐败,农田荒芜,仓廪空虚。却有人(统治者)仍穿着锦绣的衣服(彰显尊贵),佩带着锋利的宝剑(夸耀强悍),饱餐美味佳肴,搜刮占用花不尽的钱财,这实在是强盗头子(般的统治者),是不符合大道(天道、自然规律)的。
一米阳光国学学堂·李先生,校译于鲁东大学新华书店.
附,“行于大道”的典范,一代英豪曹操.
公元220年,曹操一病不起。曹操在病重之际,絮絮叨叨的说了很多家务事。他首先想到的就是长子曹昂及其养母丁夫人,并且充满了愧疚之情。
这时曹操已六十六岁。据《三国志·后妃传》裴松之注引《魏略》,曹操在临终前说过:我一生所作所为,没有什么可后悔的,也不觉得对不起谁,唯独不知到了九泉之下,如果子修问我母亲在哪里,我该怎么回答。
“子修的母亲”,即丁夫人,是曹操的第一位夫人亦是正室夫人,是曹操长子曹昂的养母,曹昂的生母是曹操的妾刘夫人,曹昂出生不久,他的生母刘夫人就去世了。曹昂便由正室丁夫人抚育,丁夫人视之为己出。
建安二年,曹操讨伐镇居南阳的张绣,张绣被迫献城投降,原本这一仗进行的很顺利。张绣投降后,曹操不仅收编了张绣的部队,还收纳了张绣的婶婶。张绣的婶婶是张绣叔叔张济之妻,张济死后,她一直寡居南阳,当时的她年轻貌美,姿态风韵,是难得一见的大美女。曹操遂与张绣的婶婶终日对酒淫欢,风流快活。如此一来,张绣的脸上就挂不住了。按理说,张绣刚刚投靠自己,正是安抚和劝慰的时候。但此时曹操年轻气盛,色令智昏,偏偏对其婶婶下手。如此,彻底惹怒了张绣,张绣遂率领旧部夜间突袭曹操在其婶婶的住处,把毫无准备正在作乐的曹操打了个措施不及。在这场战斗中,曹操险些丧命,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以及爱将典韦为了救曹操性命,一并死在了张绣的这次夜间突袭中。
因曹昂在这次宛城之战中阵亡,丁夫人哭得死去活来,丁氏对此难以忘怀,一直抱怨曹操“将我儿杀之,都不复念”,时常对曹操打骂和啼哭。曹操一烦,便把她打发回了娘家。几个月后,曹操开始后悔了。于是自己亲自驾车到丈人家中去接丁夫人。丁夫人却坐在织布机前织她的布。曹操便抚着她的背,很温柔地说:我们一起坐车回家去,好不好呀?丁夫人不理他。曹操走到门外,又回过头来问:跟我回去,行不行呀?丁夫人还是不理他。以曹操之脾气秉性,做到这一步已很不简单。但丁夫人始终铁青着脸,不肯理会。曹操见丁夫人决绝的态度,曹操感慨地说道:“真绝情呀!”曹操无奈只好独自离开了丁家。
后来曹操还致函丁家,劝丁夫人改嫁,不让她守活寡,只是丁夫人不肯,她父母也不愿意女儿改嫁。几年后,丁夫人病逝。满怀悔恨之心的曹操曹操亲自为其选择了墓地,将其安葬在许昌城南。这个事情一直让曹操耿耿于怀,直到临终前还念念不忘,他对曹丕说:“死而有灵,子修询问为父其母安在,为父将何辞以答?”
至此,《秦时明月第三部诸子百家》片长最终定为34集,比原定26集的片长增加了8集)。每集22分钟左右。已有预告和样片,以及武器介绍片, 第四部《万里长城》。 第五部《焚书坑儒》。 第六部《始皇之死》。
曹操在治国选用人才时,不论出身,唯才是举。
曹操在娶妻纳妾时,亦是如此,他淡薄门阀制度,以德容取人。
董卓作乱时,传来曹操已死的凶信,驻扎在洛阳的曹操亲信们欲逃回家乡,卞氏阻止道:“曹君吉凶还不曾证实,今天若逃亡回家,明天他又回来了,有何面目再相见?假如大祸真临头了,和曹君死在一起,又有何苦恼!”正是她临危劝阻,亲信们才留了下来。
曹丕上台后,挟嫌报复曹洪、曹植,都是卞氏出面干预才使得二人幸免于难。及至后来曹植酒醉后劫持威胁中央派往的使者,这时已经没有了个人恩怨的曹丕,将此事派人向卞氏说明,卞氏正色道:“没想到他(曹植) 竟然这样!你回去告诉皇帝(曹丕),不能因为我(偏袒私情) 坏了国法。”
卞氏的深明大义,值得后世称道。在盛行门阀制度,等级森严的东汉时期,曹操祖父曹腾服侍了四代皇帝,被封为大长秋,费城侯,权倾朝野;生父曹嵩继承费城侯爵位,官至太尉。以这样的门庭地位,曹操不仅敢于娶妓女做妻,之后更将其封为王后,说明曹操不以身份取人的独到视野和魄力。
最可贵的是曹操的临终遗嘱。几千年的专制社会中,帝王死后,都伴随着野蛮的殉葬制度,即将死者的妻妾杀之殉葬,这一制度一直延续到满清。然而在先于满清的1600多年前,将皇袍当衬衫穿着的曹操,在世时曾对妻妾们说道:“顾我万年之后,汝曹皆得出嫁,欲令传道我心。”当然,从人性关怀令自己妻妾改嫁,也是中国历史上帝王们从未有过的事情。
曹操临死时,发了一道命令,其一是,我的婢女和歌舞艺人都很勤苦。我死之后,把她们安置在铜雀台,好好地对待她们,每月初一、十五两天,从早上到中午向灵帐歌舞。你们要经常登上铜雀台,眺望我的西陵墓田。
其二是,遗下的熏香,分给各位夫人,不要用来祭祀。各房的人没事可做,可以学着编织丝带和做鞋子卖。在当时,熏香来源于西域贡品,非常珍贵,是仅限于贵族使用的奢侈品。
曹操没有让妻妾以及丫鬟歌妓殉葬的遗嘱,还特别强调,要善待她们,让她们住在铜雀台;虽然也有让她们月初月中向灵帐歌舞的任务,何尝不能将这些任务看成为一种保护措施。既然有了具体任务,曹丕当然不能杀她们。将熏香之类遗物分配给妻妾,既有节约的成分,又有着对妻妾的无限关爱。一生戎马匆忽的曹操,临死时候,竟然心细如发地顾及妻妾婢女歌妓的命运,不能不令人敬佩。
曹操既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政治家和军事家,又是有血有肉的平凡人,有着平凡人的七情六欲,他的婚姻观,亦是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之体现。
公元220年3月15日,三国时期的大政治家、军事家、诗人,一代枭雄曹操溘然辞世。
曹操的一生都在致力于统一国家,追求和维护自己的最高权力。但他的临终说的话与之毕生的事业几乎无关。
中国首部3D武侠动画片《秦时明月》凭借宏大的剧情和唯美的画面、动听的音乐,不仅使得挑剔的国内漫迷表示了赞许和认可, 而现在,本系列第二部《秦时明月之夜尽天明》已经震撼登场。 《夜尽天明》第一话简单介绍上部的故事大概,方便了未观。
后人对曹操遗言“分香卖履”颇多感慨。
蒲松龄写诗说:“缱绻恩私悲永诀,由于伉俪最情深。从今白首同归去,痴绝分香卖履心。”意思是曹操告别人世之际,眷恋伉俪之情,分其余香作为纪念,嘱咐卖履以保衣食无虞,未免英雄气短、儿女情长。
曹操临终前《密令》:“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只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众卿相叙大事,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
曹洪等涕泣领命而出。操令近侍取平日所藏名香,分赐诸侍妾,且嘱曰:“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命诸妾多居于铜雀台中,每日设祭,必令女伎奏乐上食。又遗命于彰德府讲武城外,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嘱毕,长叹一声,泪如雨下。须臾,气绝而死。寿六十六岁。时建安二十五年春正月也。
附,曹操“割发代首”之典故
《晋书·陈寿传》:“寿父为马谡参军,谡为诸葛亮所诛,寿父亦坐被髡”。
《晋书》里面亦记载了《三国志》作者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因马谡违反军令状被斩,陈寿之父受牵连被治罪,亦受了髡刑。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开始实施思想文化之垄断教育管制,儒家便渐成为社会文化思想主流,而儒家思想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由此可见,割发在当时亦是非常严重的刑罚。
曹操手下的崔琰因犯罪,曾被曹操罚为奴隶,他受的亦是“髡刑”。
这种刑罚对人肉体没有伤害,但却是心灵上的极大处罚,尤其在古代,阶层分工明显,这种刑罚施予到士人身上,不啻于杀掉他。
三国时期,曹操雄踞北方,他重视农业生产,大力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曹操军规,行军一律不得践踏毁损农田,违律者斩。
“割发代首”,发生在建安三年夏,曹操亲率大军兵发宛城讨伐张绣。时,操留荀彧在许都调遣兵将,自统大军进发。行军之次,见一路麦已熟,民因兵至逃避在外,不敢刈麦。操使人远近遍谕村人父老及各处守境官吏曰:“吾奉天子明诏,出兵讨逆,与民除害。方今麦熟之时,不得已而起兵,大小将校,凡过麦田,但有践踏者,并皆斩首。军法甚严,尔民勿得惊疑。”(君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曹操可谓知天之大道。)百姓闻谕,无不欢喜称颂,望尘遮道而拜。官军经过麦田,皆下马以手扶麦,递相传送而过,并不敢践踏。(取粮于敌可也,取粮于民不可也。)操乘马正行,忽田中惊起一鸠。那马眼生,窜入麦中,践坏了一大块麦田。操随呼行军主簿,拟议自己践麦之罪。主簿曰:“丞相岂可议罪?”操曰:“吾自制法,吾自犯之,何以服众?”即掣所佩之剑欲自刎。众急救住。谋士郭嘉曰:“古者《春秋》之义:法不加于尊。丞相总统大军,岂可自戕?”操沉吟良久,乃曰:“既《春秋》有‘法不加于尊’之义,吾姑免死。”乃以剑割自己之发掷于地曰:“割发权代首。”使人以发传示三军,曰:“丞相践麦,本当斩首号令,今割发以代。”于是三军悚然,无不懔遵军令。(至此,曹操手下“众军皆惊”,没有一个敢违背曹操命令的。)
我们知道,古代人都留长发,用簪子固定住。在古代,只有奴隶是留短发的,以便于奴隶从事繁重的体力劳动。在古代,越国人都是短发,所以被说是野蛮人,在华夏中原人看来,短发是低贱的象征。
髡刑是以人格侮辱的方式对犯者所实施的惩罚,古人认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也,孝之始也。所以剃光了是对他的一种羞辱。
髡刑源于周,王族中犯宫刑者,以髡代宫,即断长发为短发。至秦时,成为一种剃除受刑者须发的刑罚。蓄发留须是中国古代男子的正常状态,此类刑罚采取的是将罪犯的发须强行剃除,使罪犯处于一种明显的非正常状态,并因此感受到痛苦。
1644年,盘踞山海关外的满清趁明朝李自成起义侵入关内,次年,满清殖民当局多尔衮就参照身边谋士建议,对曾经自许为天朝上邦之民的汉族整个民族实施髡刑,剃去头发,仅留脑后铜钱大小的头发编成辫子,又叫“金钱鼠尾”,并削去华夏衣冠改成满人“长袍马褂”装束,这是全世界有史以来针对一个民族所实施的髡刑。
满洲统治者颁布剃发令的“金钱鼠尾”标准:“ 要求留的发辫要比小拇指还细,要能穿过铜钱中的方孔才算合格,将头颅四周的头发都剃掉,在头顶留发一钱大下垂,大于一钱要处死!”
《穿越秦时明月之天明》《秦时明月水色烟波》
满清规定:“剃发不如式者亦斩。”
一时间,中华大地,腥风血雨,时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思文大纪》:“时剃头令下,闾左无一免者。金钱鼠尾,几成遍地腥膻。”
“华人髡为夷,苟活不如死!”(顾炎武《断发》诗)
割发,在中国古代仅用于针对罪犯,但被满清当局首次用于一个民族,其用意在于对汉民族之奴化和羞辱,以利于对这个中原古老民族对于外来的满清殖民当局的降服与归化。这个事件就是史上最有名的“剃发易服”事件。
第五部 秦时明月之君临天下(暂定名) 制作中 原著第6部名、动漫第5部原定名为“秦时明月之焚书坑儒”。由于作为影视作品名存在审核异议,因此官方向观众们征名,现已定名。主线剧情:蒙恬出击匈奴、秦皇东巡、焚书坑儒。
中华大地文革批斗风盛行时,亦曾流行一种侮辱人的做法:把人的头发剃一半、留一半,这样的发型,就叫“阴阳头”。一般是剃光左边、留下右边头发;因为黑五类、牛鬼蛇神等坏人都被划归左中右的“右”里面。
古代是对待个别凶悍的作奸犯科者,甚至对眉毛也同样剃一半、留一半。从野蛮时代遗留的民俗里,只有对小偷、妓女、败坏门风的妇女,才采用这样极端的践踏人格尊严的方法代替肉刑对其惩处,留下耻辱的印记。
现代社会,若无故践踏士人人格,对其进行精神上的折磨和人格上的侮辱,往往会比肉刑更为严酷。
附,“伶人优孟”
《史记》里面的《滑稽列传》记载了古代机敏善变的臣子的事迹。
楚庄王时代的优孟就是其中之一。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楚庄王爱马,他经常收罗天下的名马,并给马披上绫罗绸缎,把它们安置于在装饰华丽的宫殿中。还专门为它们准备床作为卧席,拿甘美的枣脯喂养它们。其中最受楚庄王喜爱的一匹马由于生活条件过优越,长得过于肥胖生病死了,楚庄王十分伤心,吩咐大臣们为死马治丧,并准备用棺椁装殓,按照大夫葬礼的规格来安葬它。
楚庄王身边的大臣们觉得这么做太过分,纷纷前来劝谏。庄王大怒,下了一道禁令:“如果有人再敢为葬马的事情来进谏,就立即处死!”
庄王身边能歌善舞的伶人优孟听说了,就走进宫中,还仰天大哭。庄王十分吃惊,问他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优孟边哭边答道说:“宝马是大王的至爱,理应予以厚葬。凭我堂堂楚国,国富民强,有什么事办不到?大王却只用大夫葬礼的规格安葬宝马,太亏待它了。我建议,应当用君王规格来安葬它。
庄王听了很感兴趣,忙问:“那应该怎么办好呢?”
优盂回答道:“用雕木的美玉做内棺,用上等的梓木来做外椁,用樟木等名贵的木材作装饰,再派出几千名士兵挖坟,让老人和孩子捕土筑坟。然后,让赵国和齐国的使者在前面陪祭,魏国和韩国的使者在后面护卫。安葬完宝马之后,再为它修筑祠庙,用牛、羊、猪各一干头的太牢之礼来祭祀它,还要安排一个一万户的城邑对它进行供奉。各国诸侯如果听说大王如此厚待马匹,肯定都会知道大王的贤德:把人看得很卑贱,却把马看得很重要。”
庄王听了恍然大悟,说:“我怎么竟然糊涂到这种
地步!你说现在我该怎么办呢?”
优孟说:“我打算用对待六畜的方式来埋葬死马:用土灶做外棺。用铜锅做内棺,用生姜和红枣来调味,再加进木兰,用柴草做祭品,火光做衣服,最后把它埋葬在人们的肚子里,这样不是很好吗?”庄王当即表示同意,于是派人把死马交给主管膳食的官员,并且告诫群臣,让他们千万不要宣传庄王的最初的打算。
宰相孙叔敖知道优孟是个贤能之人,很看重他。后来孙叔敖病重,临终前,他嘱咐儿子说;“我死了之后,你就没有了依靠,也许会陷人困顿之中。如果真要是那样,你就去拜望优孟,只要说你是孙叔敖的儿子,他就会会你。”
没过几年、孙叔敖的儿子果然落魄,变得穷困潦倒,整日靠为人背柴度日。有一天,他见到了优孟,就对他说:“我是前任宰相孙叔敖的儿子。我父亲临终的时候,嘱咐过我,一旦我到了贫困的时候就拜见您。”
优孟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然后说:“你最近别出远门,等我的消息。”然后,优孟回到家,找人缝制了类似于孙叔敖过去穿戴的衣帽,穿在自己身上,然后就开始模仿孙叔敖的言谈举止……
过了三天,优孟果然来了。庄王就问优孟:“你的妻子说了些什么?”
优孟答道:“我的妻子不同意我就任宰相,她说楚国的宰相不值得做:过去孙叔敖身位宰相,公正无私,忠信廉洁,所以楚王才得以成就霸业。如今他死了,他的儿子却连立足之地都没有,生活贫困得要靠背柴糊口。像孙叔敖那样做宰相,还不如自杀。”庄王听了感到很惭愧,马上向优孟道歉。随即,他亲自召见孙叔敖之子,把寝丘的四百户赐给了他,用以供奉孙叔敖的祭祀,后来传了很多代都没有断绝。
优孟所做的这两件事,都表明了他的政治主张:统治者不应该单纯注重自己的享受而不顾及治下的臣民。老子所说的“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彩,带利剑,厌饮食”就包含了这层意思。楚庄王正是及时注意到了这一点,才得以巩固他的春秋霸业。
本文来自大风号,仅代表大风号自媒体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