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超,字孟起,乃东汉开国名将马援之后,汉末征西将军马腾之子;世人受《三国演义》影响,以“西凉锦马超”称之。《三国演义》里,这位“面如冠玉,眼若流星,虎体猿臂,彪腹狼腰”的白袍小将可真谓出尽了风头,渭南一战,杀得曹操割髯弃袍,长坂坡死了哪些大将,后中计兵败;最后投奔刘备,终于获得了善终。可惜的是,这位大名鼎鼎的马孟起,不但没有《三国演义》里面的风光史,还过了一段无比窝囊的日子,忧郁成疾,年仅47岁就客死他乡。
马超,在《三国演义》里刘备五虎上将中排第四,关张赵马黄,关张都是刘备的结拜兄弟,赵云长期跟随刘备,与结拜兄弟无异;而马超曾经恶斗曹操手下第一猛将虎痴许褚100多回合,从马上打到地上,真可谓杀得日月无光,鬼哭神号,后来一投降刘备,盘踞蜀中20多年的刘璋便献城投降,其武勇可略见一斑;所以把马超排在第四位,名正言顺。人们喜爱马超的一个原因,是马超杀得汉贼曹操割髯弃袍,下河争船,好几次险些便死于马超枪下,狼狈之至;大概大多数人对曹操深恶痛绝,因此对马超宠爱有加。
马超之死的真正原因是水土不服。马超生长在西北地区,自归降蜀汉之后就长期驻守在西南一带。自是身体健壮如牛,也难免有水土不服的情况发生。这样马超病逝的可能性也就大大增加了。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
然而这一切,仅仅是罗贯中老先生的一厢情愿,史书的记载,却与此大有出入。首先说说马超与许褚的一场不动手的交锋,记载是这样的“其后太祖与遂、超等单马会语,左右皆不得从,唯将褚。超负其力,阴欲前突太祖,素闻褚勇,疑从骑是褚。乃问太祖曰:‘公有虎侯者安在?’太祖顾指褚,褚瞋目盼之。超不敢动,乃各罢”。曹操约韩遂、马超单独会谈,为了公平起见,曹操并没带多少护卫,只带了个许褚;而马超觉得自己骁勇无比,打算策马上前袭击曹操,猛然想起曹操手下的许褚是个勇冠三军的猛将,就问:“曹公,你的虎候呢?”曹操回头看了看许褚,许褚可能是识破了马超的用意,两眼狠狠盯着马超,马超被许褚看了一眼,便胆怯放弃了原来的念头。倘若真如《三国演义》那样打起来,结局很可能是马超落败,甚至被杀。
接下来,西凉联军被曹操、贾诩用计杀得大败,马超、韩遂等人逃回老本营,后马超不甘失败,再次纠集兵力,可这次根本成不了大气候,给杨阜、姜叙、梁宽、赵衢等当地官吏击败;尔后投奔张鲁,在张鲁处郁郁不得志,转投刘备,可在刘备那里仅仅风光了极短一段时间,又重新郁闷起来,不久就寿终正寝。
三国时期的马超是因病逝世的。蜀汉章武二年(222年),马超患了重病,上疏给刘备:“臣宗族门下二百口人,被曹操诛杀殆尽,只剩下从弟马岱,当以我卑微的宗族让他继承,深深地托付给陛下您,其他的也没什么话了。”同年。
马超考虑到自己实力有限,不能阻挡曹操大军,遂决定和老仇人韩遂冰释前嫌,为了表示诚意,还推举韩遂为首领。这么一来,马超就背上了一个“认贼作父”的罪名,因为韩遂虽然早年和马腾关系很好,但后来为了争夺地盘,长期兵戎相见;而马超为了拦截曹操,居然主动和韩遂交好,不是认贼作父是什么?事实并非如此,马、韩兵戎相见,无非是利益的冲突,现大敌在前,先抛弃矛盾,无非是因为这样得到的利益比互相攻击更多。而马超不顾老父和两个弟弟还在曹操手中,贸然出兵,一直被后人骂“不孝”,以此来骂马超,以我看来,确实是冤枉了马超。为什么呢?曹操要灭的是关中势力,倘若关中势力一日不除(起码也是大幅度削弱),他就一日不敢杀马腾、韩遂之子等人质;而马超正是看透了曹操这点,才敢出兵抗衡,只要不败给曹操,曹操还顾忌关中势力,还要利用人质,就不会杀人质。可惜的是,这次他失算了,他面对的是雄才大略、用兵有若神助的一代人杰曹孟德;就在关中势力被曹操击败后,曹操安心把所有人质杀个清光(除了阎向一家和逃出去的马岱),“不忠不孝”这块大石头就永远压在马超的心头上,一直到他死,还听见别人指着他窃窃私语:“这就是不忠不孝的马超!他出卖了亲生父亲和两个弟弟!”
再次失败的马超,不得不放弃自己的家园,投奔张鲁。张鲁听说马超来投,也想利用马超在西北的威名来谋取凉州,逐步发展他的宗教王国,打算把女儿嫁给马超;但张鲁手下的一句话“有人若此不爱其亲,焉能爱人”让张鲁打消了念头。马超借助张鲁来为父报仇、东山再起的如意算盘落空,又受到张鲁手下杨白等人的排斥,终日郁闷不已。但他并没有放弃,他一直在苦苦寻觅机会,当他听说刘备把刘璋围困于成都时,一个念头产生了,为何不投靠刘备,借助刘备的实力东山再起?马超投靠刘备,在成都城内产生极大的震撼,不到10日,刘璋就献城投降;马超兴奋不已,本以为刘备会因此重用自己,可惜他再次看错了人,刘备的老谋深算并不在曹操之下,刘备只是要马超来谋取西凉,但又怕他坐大,根本不给他多少部队,只给他一个“平西将军”的空名,驻守在临沮这个鬼地方。
刘备和曹操争夺汉中,马超以为自己一展身手的机会来了,但这次他又失算了!刘备只是让他作为张飞的副将,攻入下辩,阻挡曹洪援兵,张飞的战术能力毕竟还是有限,给曹洪打个屁滚尿流,还丢了部将吴兰的命。马超在和曹操决战时,表现之好有目共睹,但这次居然连名字也不提多一次,可见张飞着实让马超领教到什么叫“沉默是金”。
此时的马超,可谓历经沧桑了,他终于认识到刘备根本不信任他,虽然在赢得汉中后封他为凉州牧,但手中根本没有一城一地,不过空头支票一张。马超变得越来越郁闷,处处小心谨慎,惟恐做错一件事而被杀头。有一件事很有说服力:彭羕自认怀才不遇,去找同样郁郁不得志的马超,向他大吐苦水,激动之余甚至说出大逆不道的话,他本来以为可以得到马超的共鸣,可惜此时的马超,已经不再是哪个叱咤沙场的虎将,而是一个常怀危惧、贪生怕死的可怜虫,马超内心恐慌之余,又恐是刘备故意试探自己,干脆把一切都上表如实告诉刘备。结果就是彭羕被收监,然后很快被处死。此时的马超,可谓惊弓之鸟,做人做到这个地步,不能不说是个悲哀。
但马超还是终日恐惶不安,终于郁忧成疾,临死前上表刘备:“臣门宗二百馀口,为孟德所诛略尽,惟有从弟岱,当为微宗血食之继,深讬陛下,馀无复言。”说:我一家人都被曹操杀了,我也客死他乡,西凉马家已经雄风不再,希望陛下放过我的表弟马岱,以留给微宗血食之继。可怜吧?一代虎将,不但永远带着“不忠不孝”、“认贼作父”这两顶大帽子,临死还要委婉向刘备求情,希望放过马岱。
蜀中五虎上将之一的马超应该是第五位抱憾终生、死不瞑目的风流人物。《三国志·蜀书·马超传》中说他:“羁旅归国,常怀危惧”。 《三国演义》中的马超,应该分为两个阶段来看,第一部分就是在凉州起兵造反,攻打曹操。这时。
马超,这名驰骋沙场20多年的西凉豪雄,除了长期面对流言蜚语,还要应付防范刘备,处处提心吊胆,郁忧成疾,终于带着无限痛苦、悔恨和内疚去见他父亲。或许他不作挣扎投降曹操会得到善终,但马超不是张绣,马超绝不会学张绣那样放弃自己奋斗多年的基业。在他心中,可能涌现过这个念头:“田横,不过一壮士,尚且不投降刘邦;我堂堂西凉豪雄,又安能甘作人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