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熟读经史,在尚未参加革命之前,诸葛亮人物短评100字,一本《三国演义》卷不离手,对诸葛亮这一传奇人物,印象很深刻,不仅对他一生所用计谋如数家珍,还曾深刻点评:诸葛亮身上有5大优点值得学习,但有3个缺点要引以为戒,这是怎么回事呢?
1930年,蒋介石集结重兵对我革命苏区总部发起突然围剿,在战前的一次会议上,毛主席就谈到三国,毫不掩饰对诸葛亮的喜爱之意,并警戒参会的干部们:诸葛亮善于宣传,善于鼓动,这是战争中非常可贵的品质,但我们的战士思想觉悟很高,不需要用激将法,但我们做领导干部,要时刻关注战士们的情绪变化,要善于做宣传鼓动的工作,诸葛亮身上第二个值得学习的品质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历史人物对诸葛亮的评价是什么无论在中国历史上,还是在民间,诸葛亮向来是位大红大紫的风云人物。“鞠躬尽粹、死而后以”这句历史名言,不知影响了多少代人,成为多少仁人志士的座右铭!对诸葛亮的评价,在历朝历代,朝野之间均能出奇地达成。
1955年,驻防新疆边区的开国上将王震,奉命进京述职,在向毛主席汇报工作的时候,曾提出了建设兵团官兵退役和就业安置的难题,主席就又提到了诸葛亮,可以屯垦戍边嘛,诸葛亮当年在汉中不就搞过吗,在开荒就业中,抚平战争创伤,屯田自给的同时,还能稳固边疆,这不就是个好办法吗?所以,毛主席认为,诸葛亮搞得屯田自给,无论放到何时何地都不会过时,值得学习,毛主席认为诸葛亮身上值得学习的第四个优点是,民族团结。
诸葛亮作为军事家在历代兵家也得到了较高的认可。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看到诸葛亮的营垒,称赞其为“天下奇才”。唐太宗与李靖在《唐太宗李卫公问对》中多次提到诸葛亮的治军之法与八阵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且表明陈。
1953年,时任西南军区参谋长的李达上将,曾给北京递交了一份处决报告,西南贵州地区,抓获了一名罪行累累的女匪首,名字叫程莲珍,是否予以枪决处理,但没想到毛主席却特批指示:不能杀,这是我党第一次抓到了女土匪,还是少数民族,诸葛亮是最会处理少主民族问题的,曾经七擒七纵孟获,得到了少数民族的坚决拥护,确保益州大后方稳固,这是很值得学习的品质,我们今天抓了程莲珍,是不是可以青出于蓝,搞一个八擒八纵,你们现在连两擒两纵的耐心也没有吗?一擒就杀是绝不可行的。
第二个大错误就是诸葛亮用错了人,刘备调诸葛亮从荆州入川,但诸葛亮却留下了性情高傲的关羽坐镇,他看不起东吴,因此不能忠实履行诸葛亮连吴抗曹的战略方针,否定蜀国的战略意图,最终大意失荆州,丢掉根据地的无根浮萍,被迫走麦城,兵败被杀。
诸葛亮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才智过人,天文地理样样精通。但是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诸葛亮也曾经做过错事。但他的功劳远远的超过了他的过错,因此我觉得他是一个让人敬佩的人。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