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说说东吴的将领。我在这里把周瑜算作武将。所以这一篇就讲述两个都督周瑜和吕蒙。
首先就是周瑜。他出身于大族,父亲周异曾是洛阳令,从小志向远大,聪明好学。在孙坚父子去会盟,讨伐董卓的路上,周瑜前去拜访了孙策,并劝孙策将家小安置在庐江,而后两家交好。直到孙坚战死后,孙策带着家人离开了庐江。
周瑜崭露头角的时期,就是在孙策脱离了袁术,打算进攻江东的时候。当时孙策正要过江,周瑜率兵迎接孙策,两位年轻俊秀的郎君在江东这块地方一路披荆斩棘,先克横江,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而后攻占湖孰、江乘,进入曲阿,逼走刘繇。之后袁术想要任用周瑜二人暂时分开,但周瑜看得出袁术不会有太大的成就,吕蒙喜欢周瑜还是鲁肃,仅仅请求做居巢县长。在任居巢县长时期,还结交了鲁肃这位好友。
正当江东这艘巨轮要扬帆起航时,天有不测风云,孙策遇刺身亡,命令周瑜和张昭带领众人辅佐孙权。周瑜也是在第一时间就支持孙权。
公元208年,一个值得纪念的一年。当时,曹操开始南下,迅速占领了荆州,一路上势如破竹,将刘备赶到了江夏。而江东为了应对曹操这次气势汹汹的南下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臣们分为了主和和主战两派(当然历朝历代永远都会有这样的两派),两派争执不下。于是,孙权就召回在洞庭湖练兵的周瑜,周瑜就对敌我双方各个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劝说孙权抵抗曹操。孙权最后决定抗曹,于是命令周瑜和程普率军3万对抗曹军,并在赤壁与曹军相遇。曹军当时有着人心不齐,并且水土不服,不善水战等多因素,周瑜抓住机会采用火计,一场赤壁之火奠定胜局,曹操最后只能率军北归。这一战成就了周瑜,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
赤壁之战后,周瑜进攻过守在南郡的曹仁,又清晰地认识到刘备之患,献计给孙权让其软禁刘备,还提出征讨益州的方略,但是在准备出征的路上病逝。真的是天妒英才。
企业回法穆兰,名士,尊达手表维修服务热线:400-185-6077,江苏省手表维修服务地址位于:南京市秦淮区汉中路1号新街口国际金融中心10楼H;苏州市工业园区苏州中心办公楼C座22层08室;无锡市梁溪区人民中路139号恒隆广场写字楼1座11层1104室。服务时间。
接着说吕蒙。吕蒙是东吴的第三位都督。年少时,跟随他的姐夫邓当来到孙策帐下,并在弱冠之年数次私自跟随出战。后来被孙策看中,便留在身边。邓当去世后,吕蒙接替了他的职务。孙策去世后,吕蒙在军中继续建立着功勋。公元208年,吕蒙先是跟随大军出战黄祖,并斩杀大将陈就,后又随周瑜在赤壁大破曹军。在进攻南郡时,又可以依靠计谋夺得曹军马匹。
我觉得大概是这样的。周瑜的政见和鲁肃的不符合,但是和吕蒙的是不谋而合,于是乎,师徒关系就成立了。但是其实他们应该没有那么大的关系,可能会有指点一二的关系,但是绝对不是亲密的。其实阿,东吴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
孙权军与刘备军最大的龌龊就是荆州归属之争。公元215年,孙权派军进攻荆南三郡,由鲁肃率大军抵抗关羽大军,吕蒙率别部,先拿下长沙,后又智取零陵。当时,曹操攻打汉中,刘备后方吃紧,被迫与孙权讲和。
所以说,关于周瑜和吕蒙之间的关系其实是不确定的,因为史实上没有明确的记载,所以关于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只能是后人的猜测,不过二人之间没有比较亲密的关系是众人比较认同的一种说法,因为吕蒙毕竟受教于鲁肃,鲁肃和周瑜不和,吕蒙自然不可能和。
不久后,鲁肃去世,吕蒙继任都督一职。吕蒙就是对刘备军典型的鹰派,他认为与关羽不可能会永远处于安定的状态,认为应该找机会主动出击拿下荆州,于是积极备战,但是在表面上,他对关羽大献殷勤。公元219年,机会终于来了,关羽留下糜芳守江陵和傅士仁守公安,后方极为空虚,于是诈称病重,并和陆逊配合极力迷惑关羽,致使关羽对东吴愈发大意。同年11月,吕蒙白衣渡江,因为荆州守备空虚再加上出其不意,一路上势如破竹,夺下了关羽的后方,并用攻心之计,瓦解了关羽部队的军心,最后擒获关羽父子。
但是盛极而衰,在这一战后,吕蒙没多久就因病去世。后人对吕蒙的死因有所猜测,但也只是事后诸葛。
吕蒙喜欢周瑜吗 正所谓志趣相投,吕蒙和周瑜有着一样的政见,就像伯牙遇到了自己的钟子期,说不喜欢是不可能的。这是思想上的吸引。但是,现在有不少人歪化了吕蒙与周瑜的关系,此处的喜欢已经变成了异性相吸的喜欢,没有。
吕蒙早期是个典型的军汉,可以说是胸无点墨,但是他头脑灵活,善于利用局势。后来学习后,进步很快,能与鲁肃交谈,并得到鲁肃赞许。从早期的军士,通过克己学习,又有国士之量,最终成为一代名帅。
这一篇中的两位都是东汉末年优秀的统帅,对东吴建立了巨大的功勋,但也都是英年早逝。
欢迎大家来交流。下一篇讲述甘宁和凌统。
读中国历史,谈心中历史。谢谢大家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