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末分三国,天下群雄并起,《三国演义》描写了这段历史风云。罗贯中以战争为主,描写了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军事斗争和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关羽忠义名言名句,建立晋朝的故事。罗贯中对正史进行了艺术加工,并概括了那个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在《三国演义》中,有许多广为流传的话,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出任人物的性格特征。
8、魏延——(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五回)
延遂提刀按辔,于马上大叫曰:“谁敢杀我?”一声未毕,脑后一人厉声而应曰:“吾敢杀汝!”手起刀落,斩魏延于马下。
刘备攻下汉中后提拔魏延为镇远将军,镇守汉中,成为独当一方的大将。魏延镇守汉中近十年,之后又屡次随诸葛亮北伐,功绩显著,可谓是蜀汉后期的头号大将。魏延素与杨仪不和,诸葛亮死后,两人矛盾激化,相互争权,魏延败逃。最后魏延被马岱所斩,并被夷灭三族。
7、张松——(三国演义第六十回)
关羽说“看我斩此曹将,以表真心”。关羽纵马挥刀,一通鼓未尽,蔡阳人头便落地。兄弟前嫌尽释,进城相聚。
松曰:“丞相驱兵到处,战必胜,攻必取,松亦素知。昔日濮阳攻吕布之时,宛城战张绣之日;赤壁遇周郎,华容逢关羽;割须弃袍于潼关,夺船避箭于渭水;此皆无敌于天下也!”
赤壁之战前夕,张松奉命出使曹操。但是他在曹操面前说话很冲,非常不被曹操待见。曹操后来想凭借自己手下雄兵的军威震慑一下松哥。“操点虎卫雄兵五万。盔甲鲜明,衣袍灿烂;金鼓震天,戈矛耀日。松斜目视之。”曹操一看张松的样子心里非常不爽,操谓松曰:“吾大军到处,战无不胜,攻无不取,顺吾者生,逆吾者死。汝知之乎?”张松就说出了上面那段话。在杨修和荀彧的共同劝谏下,张松没有被杀,而是被乱棍打出。。。松哥命可真大。
6、张飞——(三国演义第五回)
傍边一将,圆睁环眼,倒竖虎须,挺丈八蛇矛,飞马大叫:“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飞在此!”
正史中没有武将阵前单挑,老罗为了塑造英雄形象强加了这一项。但是在老罗的《三国演义》中,敢屡次挑衅吕布,并和吕布单挑的只有三爷张飞。正史中张飞和关羽并称万人敌,排进武庙享后世香火供奉,可如今的电视剧却把张飞黑成了李逵式的人物。
5、周瑜——(三国演义第五十七回)
徐徐又醒,仰天长叹曰:“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寿三十六岁。
老罗在《三国演义》中狠狠的黑了一把周大都督,给周瑜强加了一个“心胸狭小”的标签。周瑜率军于赤壁之战中大败曹军,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建安十五年周瑜病逝于巴丘,年仅36岁,被孙权赞为有“王佐之资”,堪称一代名将。
1、玉可碎而不可改其白,竹可焚而不可毁其节;2、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3、此等小辈,如同土鸡瓦狗,插标卖首尔;4、关云长在此,来者报上名来,刀下不斩无名之辈。
4、刘备——(三国演义第八十五回)
孔明曰:“马谡亦当世之英才也。”先主曰:“不然。朕观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第一句:吾观颜良,如插标卖首耳!这句话是在斩颜良,解白马之围时说的。当时,袁绍大将颜良进攻白马,刘延向曹操求援,颜良先后斩杀投降曹操的吕布部将宋宪和魏续,二十合击败徐晃,诸将栗然。曹操无奈,只得请关羽出战,。
看到诸葛亮如此表忠心,刘备还没有彻底放心,嘱咐心腹大将赵云:“早晚看觑吾子,勿负朕言。”此时五虎将中只剩赵云一人,能忠心耿耿保护刘禅的,也只有赵云。
1、他本是一匹狼,却天生一副羊的心肠,而这个天下,是狼的天下。2、我要全天下人都知道,关云长是被披着羊皮的豺狼害死的。3、“义”字上“羊”下“我”,一个和羊一样善良的我。4、我可没说过我是只羊。
3、诸葛亮——(三国演义第九十三回)
皓首匹夫!苍髯老贼!汝即日将归于九泉之下,何面目见二十四帝乎!老贼速退!可教反臣与吾共决胜负!
1、关羽经典语录,人生天地间,无始终者,非君子也。吾来时明白,去时不可不明白。——关羽 2、昔日高祖与项羽争天下,数败于羽;后九里山一战成功,而开四百年基业。胜负兵家之常,何可自隳其志! ——关羽 。
《三国演义》中,最为经典的就是老罗虚构的诸葛阵前骂死王朗。但老罗的这些过分贴金导致后世对诸葛武侯产生了许多误解,认为诸葛亮被吹捧过度。但是诸葛亮27岁就提出了三分天下的战略规划,然后一步步辅佐刘备实现了这个规划,成就了一代帝王。刘备死后,诸葛独力支撑起整个蜀汉的国家大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凭借蜀汉一州之地,五分之一曹魏的人口、兵力,压着曹真、司马懿打。能排进“武庙十哲”,诸葛亮有那个实力。
2、关羽——(三国演义第二十五回)
1、曹操
吾好梦中杀人。
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
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