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虎上将,指汉末三国时期,跟随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五位将军。分别为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陈寿最早作《三国志》时,将五人并列合为一传,但还并未提出五虎上将的概念,而后经过漫长的历史演变,这五人被塑造成五虎将,并在文学作品、历史书籍、个人作品集都有不同程度的记录,在民间更是以艺术的形式被广为流传,张飞丸子头图片,随着时代的发展,五人的人物顺序也出现各种版本的改变。清乾隆皇帝主持修订的《四库全书》也将五虎收录。
1、关羽(160?-220),字云长,本字长生,并州河东解县人(今山西运城市),汉族。一直是历来民间崇祀的对象,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前将军,汉寿亭侯,军事家,五虎上将之首。死后受民间推崇,又经历代朝廷褒封,被人奉为关圣帝君,佛教称为伽蓝菩萨,尊称为“关公”。被后来的统治者崇为“武圣”,与号为“文圣”的孔子齐名。有“千里走单骑”“单刀赴会”“温酒斩华雄”的佳话。
《三国演义》对其评价
汉末才无敌,云长独出群,神威能奋武,儒雅更知文。
天日心如镜,《春秋》义薄云,昭然垂千古,不止冠三分。
2、张飞(167?—221年3月),字益德(《三国演义》中字翼德),涿郡涿县人(今河北涿州),身高八尺(三国一尺大约23.1cm),约合现今1.85米。三国时期蜀汉的重要将领,是三国演义中桃园结义的老三。221年被部将范疆、张达刺杀。张飞的专用兵器:丈八蛇矛
安喜曾闻鞭督邮,黄巾扫尽佐炎刘。虎牢关上声先震,长坂桥边水逆流。
义释严颜安蜀境,智欺张郃定中州。伐吴未克身先死,秋草长遗阆地愁。
3、赵云(? —229)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追随刘备,功绩卓著。有勇有谋,善始善终。卒于公元229年,追谥为顺平侯。
《三国演义》对张飞的外貌描写只有一句:“身长八尺,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声若巨雷,势如奔马。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文人,给张飞翻案,直到明朝,张飞的形象最终定义为能文能武,会写草书,擅长美人图,风流倜傥,窃玉。
三国演义中有赞:
血染征袍透甲红,当阳谁敢与争锋!
古来冲阵扶危主,只有常山赵子龙。
西州马孟起,名誉震关中。
信布齐夸勇,关张可并雄。
渭桥施六战,安蜀奏全功。
曹操闻风惧,流芳播远戎!
张飞对有学问的人很礼遇,如刘巴初降,张飞立即到其家拜访,但刘巴没有和他说过一句话,张飞虽然气愤,但没有抱怨说一句。张飞也惜英雄重英雄,如捉到严颜时,严颜宁死不屈,张飞敬重其为人,将严颜待为宾客。 可是张飞脾。
5、黄忠(?? — 222年),字汉升,荆州南阳(今河南省南阳市)人,汉族。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
黄忠原在荆州军阀刘表麾下任职中郎将,与刘表从子刘磐共守长沙攸县。及后曹操南侵荆州,仍担故任,假行裨将军,统属于长沙太守韩玄手下。赤壁之战后,刘备征荆南四郡。武陵太守金旋、长沙太守韩玄、桂阳太守赵范及零陵太守刘度投降。黄忠侯随韩玄投靠刘备,并随刘备军队入川。后刘备与刘璋决裂,黄忠于葭萌关受任进攻成都,作战时身先事卒、勇冠三军。益州定后,被封为讨虏将军。
219年,刘备北攻汉中时,黄忠在定军山战役中,对着曹军将领夏侯渊的精英部队,仍带领士卒奋勇杀敌,更斩杀夏侯渊,大败曹军,被升为征西将军。同年,刘备称汉中王,改封黄忠为后将军,赐关内侯,与张飞、马超、关羽同位。黄忠次年和刘备伐吴,不幸被乱箭射死。追谥刚侯。现在四川成都西郊营门口黄忠村,建有“黄忠墓”。
三国演义中诗赞:
历史上张飞有可能长的很帅,因为张飞的两个女儿先后成为刘禅的皇后,《三国志 蜀书 二主妃子传》称长女为“后主敬哀皇后”,次女为“后主张皇后”,而刘禅是个好色之徒,可见张飞的两个女儿都是美女,既然女儿漂亮,那张。
将军气概与天参,白发犹然困汉南。
至死甘心无怨望,临降低首尚怀惭。
宝刀灿雪彰神勇,铁骑临风忆战酣。
千古高名应不泯,长随孤月照湘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