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
时代的变化会加速造就英雄,而英雄也会改变时代创造出一种新的局面。这里的“英雄”并不仅仅是指狭义的英雄,它不仅仅包括我们印象当中正面勇敢正直的英雄,还包括有些奸诈狡猾,但是也改变了时代的奸雄。
时态的剧烈变化,尤其是朝着坏的方向发展的时候,总有那么几个人会被推上历史的舞台,他们一般都是才思敏捷之人,为了改变现状振臂一呼,获得不少人的拥护。他们代表着这些追随者的利益,辕门射戟现代人能做到吗,从此改变了社会的现状,这就是所谓的时势造就英雄。
必须要有不同寻常的时势出现,才会推动英雄的成长和崛起,不然这些英雄或许只是一个普通人安于现状,不会想到振臂一呼成为改变时代的英雄。
而英雄或许生来就不同于凡人,他们有远大抱负,有使命感有责任感,他们善于运用身边的机会将自己送上高位,并且利用对自己有利的条件改变身边的环境,然后进一步扩大影响改变时代的现状。
例如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正因为有了他,三国鼎立的局面才会出现并维持,这就是英雄造就的时势,由他们造就的时势也充满了个人的鲜明特点。
吕布辕门射戟很难?其实三国中这三场射箭,比吕布更有水平 相信很多人对吕布这个名字应该不陌生吧,他是三国第一名将,他说第二没人敢说第一,不仅因为他的武力很强,个人魅力也是非常优秀,很多将士们甘愿在他的部下办事。
在历史的很多事件中,我们都能看出时势和英雄相互造就、相辅相成的例子,尤其是在时态混乱人才辈出的三国时期,这样的例子更是层出不穷。有这样一位英雄,就仅凭射箭之术改变了局势。
01辕门射戟的前因
吕布,出生于并州的九原县中。身处于乱世的吕布自小练就了一身好武功,而他自己也非常清楚自己的本事,身手矫健而才谋也高出身边人不少,所以他自小就觉得自己不是普通人,未来要成就一番自己的事业。
年轻时,吕布本来是汉王手底下做事的人,后来因与董卓一起攻打京城而结缘,董卓欣赏吕布的才华智谋以及他不俗的身手,对吕布可以说是一见如故,甚至还将吕布认作自己的义子,吕布从此投靠了董卓。
一开始,军中众人对吕布并没有什么好感,但一天天相处下来,大家都发现吕布是不可多得的帅才,吕布慢慢地开始崭露头角,军中众人还将他称为“飞将”。
随着吕布在军中的威望越来越高,董卓对吕布也不像一开始一样欣赏亲近。善意多虑的董卓开始忌惮吕布,而吕布也很快地发现了董卓的转变,他明白了董卓不是可以长期为伍的人,一旦自己功高盖主,那么就会随时陷入危险当中。
在吕布董卓逐渐离心开始分道扬镳,面对董卓的步步紧逼和追杀,吕布只能投靠了刘备,以吕布的才智,无论在哪个阵营都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
第二场是太史慈进攻吴城的时候,楼上的一个无名小将大骂,惹怒了太史慈,说要射中这人的左手,很多人觉得他这是在说大话或夸大其词,没成想,他竟真的射中了那人的左手,实在是可怕。关兴 第三场是关兴射大雁。当时关羽。
02辕门射戟的内容及难度
这个主意就是让吕布彻底于三国扬名的辕门射戟。简单来说,吕布进行射戟由射戟的结果,来决定双方是否还要继续对战。
如果吕布射中了,那么双方就休战。如果一方不信守承诺继续攻打另一方,那么他就加入另一方的阵营帮忙对抗这方;但如果吕布没有射中任何一方,那么他就不再插手两方的战事。
刘备与袁术都没明白吕布到底想要干什么,但两个人一直僵持着也不是办法,只能同意了吕布的提议。不论是怎样都是射箭而已。那么,吕布是如何扬名三国呢?
毕竟在吕布之前,也有过黄忠这样百里穿杨的人间高手。其实用现代的一些常识就能明白,吕布能做到辕门射戟有多么不容易,比起百里穿杨也是丝毫不逊色。那么,辕门射戟的难度有多高呢?
吕布射箭的距离是150步左右,大概200米的距离。也就是说从物理角度分析,吕布要隔着200米的距离射中一枝戟,并且还要考虑空气阻力以及向心力的问题。
03辕门射戟是给双方的台阶
其实,纪灵当时不得不同意这个赌约。纪灵是袁术手下大将,可之前他去吕布帐中谈这件事时,遇见了刘备,本想转头就走。可没想到刚走几步,就被吕布提了起来,而且他没有任何还手之力。此时关羽张飞也同在吕布处,倘若他不同意吕布的赌约,那么他也没办法活着走出吕布的帐营。所以说,袁术是被迫同意了这个赌约,但当时袁术也不太相信吕布能做到。
那么,纪灵为什么不在辕门射戟之后毁约呢?毕竟当时他已经回到自己的军中,没有了生命威胁。其实就算纪灵反悔,来抵挡吕布和刘备的攻击,他也是抵挡不住的。倘若只是对付刘备的话,他的胜算并不小,但要是加上吕布的势力,那么他的胜算就很小了。
袁术派纪灵来的时候,给他了数万军马,本以为这些对付刘备绰绰有余,但在刘备只有五千人马的时候,尚且还有败绩,要是在加上吕布的数万人马,那情况就十分不妙了。虽然他们不清楚吕布到底有多少人马,单凭借之前交手的经历来看,肯定不会少于五万人马。
总结
徐晃和赵云射得并不是人,但是难度也非常大。徐晃曾百步射柳条,虽然距离比吕布的辕门射戟近了一些,但柳条比戟要细,并且还会晃动。而赵云的高光时刻是在黑夜之中,射中了徐盛船上篷索,在黑天还是逆风的情况下,能射中。
辕门射戟让吕布声名大噪,也让当时时势改变。倘若没有吕布的帮助,或许刘备真的不敌袁术,那么之后的局势又该向着什么方向发展呢?但如果不是二人的纠葛,吕布又怎么能够凭借辕门射戟扬名万里呢?时势与英雄,当真是相辅相成互相成就的。
袁术虽然不满吕布,但为了吕布的势力,还是假意与吕布结亲,但吕布却拒绝了他,这让袁术更加不满吕布。很快,他又觉得不需要刘备这个盟友,向刘备发起了进攻,这让刘备也不得不投靠曹操。辕门射戟不仅让吕布陷入了众人不满的地步,还让吕布变得骄傲自大,自取灭亡。
吕布的死亡是让人叹息的,像吕布这样的英勇无双竟因为权利斗争而亡。而且更让人惋惜的是,吕布这样的英雄豪杰从被人赞叹称为“飞将”,到令人不齿嘲讽为“三姓家奴”,这是因为他的心性摇摆立场不坚定。
豹子尾摇穿画戟,雄兵十万脱征衣。虽然这首诗的flow一般,但也能全面地向大家展示奉先箭术之高超。而辕门射戟这一事件在《三国志》中也有着明确记载:布令门候于营门中举一只戟,布言:“诸君观布射戟小支,一发中者。
或许这也是吕布自己不愿意地看到的,毕竟“忠诚”二字是我们从古至今追求的,但生于乱世他有自己的难处,也有很多自己的无奈。毕竟在乱世当中,他这样的英雄豪杰,比起普通人更难以安身立命,或许为了好好地活着,他们都需要拼尽全身力气。
吕布辕门射戟难不难:这里有一点,北方人擅长骑射,而且吕布本身还有胡人血统,又被称为‘飞将’,武艺不俗,那么他的射术肯定是不错的。三国志里也有吕布武艺不错的说法。那个枭雄纷争的时代,尊严尤为显得重要,这个问题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