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古红颜多薄命,恹恹无语对东风”——吴承恩
眼看自己创造的和平岁月毁于一旦,王昭君在幽怨凄清绝望中死去,葬在大黑河南岸,墓地至今尚在,在今内蒙古包头西南五十里的黄河岸边,据说入秋以后塞外草色枯黄,惟王昭君墓上草色青葱一片,所以叫“青家”。 关于“青家”也另有解释:《筠。
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经历了不同的时期,有母系社会,也有父子社会。随着时代的进步,父子社会成为主流社会。在那个男权至上的社会,女子是没有人身自由的,女子就是男子的附属品。女子出生在那个时代是悲哀的,她们就像是一粒尘埃,不足为道。生而为人,她们没有权利为自己的人生做主,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古代的三纲五常将女子的一生桎梏。
即便是出生在富贵人家的女子也是一样,社会从来都不会厚待女子。世人只羡慕貂蝉,王昭君,西施和杨贵妃的传奇人生。可是谁又能看到她们的心酸苦楚,人前风光,人后受罪。不过,幸运的是这些女子都在我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很好奇,这些美女到底长什么样子,专家复原了王昭君的画像,到底如何呢?
王家有女初长成
因为虽然历史上都说王昭君是“四大美人”之一,但其实她也有自己的缺陷,就是长着一双大脚,在那样一个时代,这双大脚和她是极为不协调的,所以也会有人受不了。都说人无完人,即使是“中国四大美人&rd。
作为父母谁也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龙成凤,王老汉也是如此,王老汉是湖北山县宝坪村的一名普通庄户人,王昭君是作为正妃还是妾,没什么大本事。但是王老汉却是全村最令人羡慕的人,因为王老汉老来得女,而且闺女还是一个大美人。他的闺女名叫王嫱,别名又叫王昭君。王昭君不但人长得好看,还特别有才华。十里八村的人早就听闻了王昭君的传奇故事,对于这样一个美女,谁不想娶回家。但是,王老汉知道自己的女儿绝非凡人,以女儿的姿色和才情绝对会有一个好归宿。
王老汉风光无限,大家都请王老汉吃饭,希望王老汉家发达了不要忘记村里人。对于王昭君她也是欢喜的,因为她也想找到一个好归宿,如果能被君主看上,也算光耀门楣了。带着美好的祝愿,王昭君被送入宫中。她被送入夜庭学习宫中的规矩,一年后宫女们都要接受考核,考核通过了才有机会参加选秀。王昭君通过考核后,需要让画师画像呈给陛下,可是她没有贿赂画师,她被画师摆了一道,最后她只能当一名宫女。
命运眷顾出塞和亲
公元前52年,王昭君出生于南郡秭归县的一户平民之家。原名王嫱,昭君是她的字。虽然家里并不富裕,但是王昭君却生得一副仙女般的美貌,在很小的时候便已经有了“秭归第一美人”的称号。家里便指望她光耀门楣。
王昭君在宫里待了几年,她是不甘心的。如果她没有晋升的机会,她这一辈子就只能老死宫中了。这不是她想要的生活,可是她一个弱女子在皇宫这样的地方又能怎样呢。可能上天也在眷顾王昭君,不希望她就这样过完一生。在入宫后的第五年,呼韩耶单于来到汉朝觐见陛下,他自称是陛下的女婿。这就有意思了,汉元帝还必须得当这个岳父,要不还真下不来台。可是皇帝又不愿意将自己的孩子嫁给匈奴。这时候就有人给皇帝出主意了,随便找个宫女,封个头衔这不是两全其美么。
在古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也是非常的严重,所以王昭君在很小的时候就直接进宫当了宫女。由于长得非常的漂亮,而且又特别的有才,所以王昭君当时就直接在汉元帝身边伺候着。有一次汉元帝和匈奴谈判的时候,匈奴人看上了这个美丽。
他个匈奴头子还想娶大汉公主,想得美,一个宫女也便宜他了。宫女们听说了这个消息后都不愿意,因为谁也不想离开家乡,而且还要嫁去那么远的地方。王昭君却不这么想,她远嫁也比待在宫中强。再加上那个画师给王昭君画的画不好,皇帝也觉得王昭君比较合适,于是一拍两合王昭君被封为公主,和呼韩耶和亲。按照规定,公主出嫁要叩拜陛下,王昭君梳洗打扮后来到大殿,当王昭君进入人们的眼睑后,众人都被惊呆了。这哪是丑女,这简直就是从天而降的美女。皇帝看到王昭君后更是挪不开眼睛了,可是皇帝只能吃哑巴亏了。
专家复原昭君真貌
王昭君远赴他乡,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以前的交通不发达,去那么远的地方,没有十天半月是不行的。王昭君已经习惯了中原的生活,在大漠中生活实属不易。因为路途遥远,水土不服。王昭君一路上都在生病,走了一年才到达了匈奴。因为王昭君是中原美女又给匈奴带来了许多财物,王昭君在匈奴很受欢迎。
究竟有没有这回事,专家也无从考证。但是,对于王昭君的长相,专家就给出了答案。按照书中的记载,专家结合画像复原了王昭君的样貌。当网友看到王昭君的画像后,网友直呼这就是关了美颜滤镜后的样子。不过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审美,在那个年代王昭君绝对算得上美女。
很多人都表示自己被骗了。从复原图中可以看出,虽然她五官比较小巧,但是脸型着实不符合现在我们的审美观,如果在现代,肯定不会入选四大美女。无论昭君真实相貌如何,她所做出的的贡献和牺牲也非常值得人们尊敬。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