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哪吒之魔童降世》结尾的预告彩蛋,到今年国庆档《姜子牙》正式上映,《姜子牙》好像坐上了过山车,由“爆款相”预定,到口碑两极分化,目前票房14亿元但下滑趋势明显。这部被导演王昕称作“成人动画”的国漫作品,道教承认姜子牙吗,好像在成人世界并没收到过于惊喜的反馈,但如同主角的自我重塑,《姜子牙》也成就了一场四名中年男人的自我冒险之旅。
没有合家欢,观众期待值落空
承担着漫迷期待的《姜子牙》,目前豆瓣评分仅7分。对比《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评分8.3分,《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评分8.5分,《姜子牙》的国漫接力为何会陷入口碑洼地?如果把姜子牙和哪吒放在一起对比,会发现《姜子牙》的口碑两极化事出有因。
在影片的立意核心上,这两部影片是截然不同的设定。《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故事情节老少皆宜,“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口号颇具理想主义且热血高燃。而《姜子牙》对“个体和苍生”“个人和体制”等形而上的哲学命题提出了思考,影片并未给观众带来热血高燃的打斗和爆笑不断的梗点,全片氛围冷静淡漠,成人国漫的趋势明显。
姜子牙属于阐教,又称昆仑教。根据地在昆仑山麒麟崖玉虚宫,其教主便是创派祖师原始天尊,全称“青玄祖_玉清元始天尊妙无上帝”。原始天尊有十二名名徒弟,被人称为十二上仙。十二上仙是二代弟子,他们都有各自的徒弟,是阐教。
但也有观众认为,《姜子牙》的剧情拖沓,人物形象设计成颓靡大叔,包括电影想表达的理念对传统文化的颠覆过于强烈。确实,看完本片后,期待《姜子牙》走英雄形象路线的影迷们,会有些失望。
从人物形象来说,《姜子牙》故事虽取材自《封神榜》,但在形象上完全颠覆了一般观众的传统印象。姜子牙形象打破白发老头的沧桑感,变成了忧郁的中年大叔。影片中的申公豹,也被设定成了正面角色。
姜子牙出身阐教,是教主元始天尊的弟子。此说法出自《封神演义》。阐教:阐教教主为元始天尊,阐教和截教同属于鸿钧道人的门下,同属一门。《封神演义》中提及的阐教,指的是以元始天尊为教主的派系,在未封神之前阐教和截教应。
从剧情来说,《姜子牙》讲述的是封神大战结束后的故事。战后,已被封神的姜子牙因一时之过被贬下人间,失去神力的同时被世人所唾弃,而他在昆仑体系中历经百年建立的信仰,也在慢慢坍塌。影片中姜子牙达成自我重塑的矛盾点,放在是否要救人类小九,由于小九与九尾狐妖绑定了宿命锁,杀掉狐妖,就意味着无辜的小九也将会牺牲。师尊选择牺牲小九,保护苍生;姜子牙大胆反抗师尊,竭力保全小九,认为“救一人即是救苍生”。姜子牙拿到的是一个“凡人剧本”,并且需要在苍生、人性、公平之间做出艰难的抉择。
姜子牙,姓姜,名尚,字子牙,别号飞熊,他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元始天尊的嫡传弟子,其先祖是舜禹之际治水的功臣。当他在昆仑山学习武功,潜心修行时,便有着满腔报国的雄心,下山看见商纣王沉迷于美色,不顾社稷,引得诸侯。
使用形而上学的价值观,讲述压抑且满含隐喻的故事,《姜子牙》放弃了与大众的共情点,放弃了欢乐的剧情,成为一场“充满挑战的冒险”创作。
道德天尊就是老子,而封神榜中将灵宝天尊改写为通天教主。姜子牙等助周的大多是玉清门下,元始天尊的阐教的。闻太师等商朝一方大多是通天教主门下,截教的,算是上清的。而书中老子使人教教主,弟子稀少,主要是玄都大法师。
四个中年男人的坚持与困惑
作为彩条屋封神宇宙的第二部作品,《姜子牙》的主创团队会集了顶尖的动画人。在《姜子牙》的四位导演中,有三人此前长期在美国动画工业体系下工作。导演程腾曾就职于顶级动画公司美国梦工厂;导演李夏就读于美国南加州大学电影学院,曾在皮克斯实习;导演王昕之前是暴雪动画的角色总监和艺术总监,他作为核心主创的《魔兽世界》《守望先锋》等作品世界闻名。
《姜子牙》项目的发起人、导演李炜是位从业二十余年的国漫业界高手,也是导演程腾和李夏的老师,李炜曾担任《宝莲灯》的主力原画,执导过《大鱼海棠》,对国漫风的把控游刃有余。影片中极具东方意境和审美的玄鸟,天蓝色的朦胧设计颇为治愈,确实符合导演说的“打造独属于中国动画的浪漫”。
原标题:“凡人剧本”收获14亿元票房,《姜子牙》的冒险之旅